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包括典型症状、伴随症状、特殊人群症状特点及严重程度分级症状。典型症状有喘息(核心症状,夜间或清晨加重,儿童更突出)、咳嗽(常见,夜间及运动后加重,30%~50%成人以咳嗽为唯一症状)、胸闷(常与喘息同时出现,部分患者仅以胸闷为主诉,肥胖、焦虑或长期吸烟者更明显)、呼吸困难(急性发作时严重表现,以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儿童更易出现呼吸频率增快等表现);伴随症状有过敏相关症状(约60%~80%患者合并过敏性疾病,加重哮喘症状)、感染相关症状(呼吸道感染是急性发作常见诱因,儿童更易因感染引发)、运动相关症状(运动后5~15分钟内出现喘息等,青少年及运动员高发);特殊人群症状特点有儿童患者症状常不典型,婴儿可能仅表现为反复喘息或喂养困难,学龄前儿童可能以咳嗽为主诉,老年患者常合并COPD,症状更隐匿,孕妇患者妊娠期可能加重,增加早产等风险;严重程度分级症状有轻度间歇症状(每周喘息等发作≤2次,夜间症状每月≤2次,肺功能占预计值≥80%,日常活动不受限)、中度持续症状(每日有症状,夜间症状每周≥1次,肺功能占预计值60%~79%,活动轻度受限)、重度持续症状(每日有症状,夜间症状频繁,肺功能占预计值<60%,活动严重受限,甚至无法平卧)。
一、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
1.1喘息症状
喘息是支气管哮喘最核心的症状,表现为呼气时高调的哮鸣音,类似“拉风箱”声,由气道痉挛、黏膜肿胀及分泌物增多导致气流受限引发。研究显示,约90%的哮喘患者存在喘息症状,尤其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激素水平波动有关。儿童患者喘息可能更突出,因气道管径小,同等程度炎症更易引发气流阻塞。
1.2咳嗽症状
咳嗽是哮喘的常见症状,表现为干咳或伴少量白色黏痰,夜间及运动后加重。约30%~50%的成人哮喘患者以咳嗽为唯一症状,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易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机制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当气道受到刺激(如冷空气、过敏原)时,迷走神经反射增强,引发咳嗽反射。
1.3胸闷症状
胸闷表现为胸部压迫感或紧缩感,常与喘息同时出现,但部分患者可能仅以胸闷为主诉。研究指出,胸闷型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程度与典型哮喘相似,但症状更隐匿,易被忽视。肥胖、焦虑或长期吸烟的哮喘患者,胸闷症状可能更明显,因腹部脂肪压迫膈肌或气道敏感性增高。
1.4呼吸困难症状
呼吸困难是哮喘急性发作时的严重表现,分为吸气性、呼气性及混合性呼吸困难。哮喘患者以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表现为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严重时可出现“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儿童患者因呼吸肌发育不完善,更易出现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等表现。
二、支气管哮喘的伴随症状
2.1过敏相关症状
约60%~80%的哮喘患者合并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鼻塞、流涕、打喷嚏)、过敏性结膜炎(眼痒、流泪)或特应性皮炎(皮肤瘙痒、湿疹)。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动物皮屑)通过激活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引发气道炎症,加重哮喘症状。合并过敏的患者,哮喘控制难度更大,需同时进行过敏原回避及免疫治疗。
2.2感染相关症状
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流感)是哮喘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表现为发热、咽痛、流涕等。病毒(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破坏气道上皮细胞,增加气道高反应性,诱发喘息、咳嗽加重。儿童患者因免疫系统未完全发育,更易因感染引发哮喘急性发作,需加强预防接种及手卫生。
2.3运动相关症状
运动性哮喘表现为运动后5~15分钟内出现喘息、咳嗽或胸闷,休息后30~60分钟缓解。其机制与运动时气道冷却、干燥,刺激气道感受器,引发支气管收缩有关。青少年及运动员是运动性哮喘的高发人群,需在运动前进行热身,避免在寒冷、干燥环境中剧烈运动。
三、支气管哮喘的特殊人群症状特点
3.1儿童患者症状特点
儿童哮喘症状常不典型,婴儿可能仅表现为反复喘息或喂养困难,学龄前儿童可能以咳嗽为主诉。儿童气道管径小,黏膜屏障弱,更易因感染、过敏原引发喘息,且症状波动大,可能数周内缓解或加重。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活动后是否出现呼吸急促、无法完整说长句等表现,及时就医。
3.2老年患者症状特点
老年哮喘患者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表现为“哮喘-COPD重叠综合征”,症状更隐匿,喘息可能被误认为“年老体衰”。老年患者气道弹性下降,咳嗽反射减弱,痰液排出困难,更易发生痰液堵塞导致窒息。需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评估气道阻塞程度。
3.3孕妇患者症状特点
妊娠期哮喘可能加重,因激素水平变化(如雌激素、孕激素)导致气道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约1/3的孕妇哮喘症状恶化,可能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风险。孕妇需严格监测症状,避免自行停药,优先选择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控制病情,该类药物在妊娠期安全性较高。
四、支气管哮喘的严重程度分级症状
4.1轻度间歇症状
轻度间歇哮喘患者每周喘息、咳嗽或胸闷发作≤2次,夜间症状每月≤2次,肺功能(FEV1或PEF)占预计值≥80%,日常活动不受限。此类患者症状轻,但需警惕急性发作风险,建议随身携带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备用。
4.2中度持续症状
中度持续哮喘患者每日有症状,夜间症状每周≥1次,肺功能占预计值60%~79%,活动轻度受限。此类患者需长期使用控制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定期复查肺功能,调整治疗方案。
4.3重度持续症状
重度持续哮喘患者每日有症状,夜间症状频繁,肺功能占预计值<60%,活动严重受限,甚至无法平卧。此类患者需紧急就医,可能需住院治疗,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及氧疗,避免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