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有长期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由吸烟、职业粉尘等多种因素引起,可通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治疗不同,需戒烟、避免接触有害物等预防;咽喉炎是咽部和喉部黏膜等的炎症,有咽部不适、疼痛等症状,由感染、环境、用声过度等因素引起,可通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对症和局部治疗,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过度用嗓等预防。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多因气管、支气管反复受到炎症刺激,导致气道出现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改变,病程一般超过3个月,连续两年以上发病。
咽喉炎:是咽部和喉部黏膜、黏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的炎症。发病部位主要在咽部(包括鼻咽、口咽、喉咽)和喉部,可由病毒、细菌感染、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长期吸烟等)、用声过度等多种因素引起。
二、症状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
咳嗽: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表现。初期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部分患者可无咳嗽,但肺内多有哮鸣音。
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早晨排痰较多,起床后或体位变动可刺激排痰。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喘息或气急:部分患者有支气管痉挛,可出现喘息,常伴有哮鸣音。早期无气急现象,反复发作数年,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可伴有轻重程度不等的气急,先有劳动或活动后气喘,严重时动则喘甚,生活难以自理。年龄因素方面,老年患者由于肺功能本身有一定减退,慢性支气管炎导致的气道阻塞可能更易影响其呼吸功能,喘息气急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持续刺激气道,会加重气道炎症和痉挛,使喘息气急症状加重。
咽喉炎
咽部不适:患者常感到咽部有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痒感等,总感觉有东西卡在嗓子里,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
疼痛:一般疼痛不明显,但在急性发作时可能会有咽痛,吞咽时疼痛可能加重。喉部炎症时可出现声音嘶哑,严重者甚至失音。对于儿童患者,咽喉炎可能导致哭闹时声音异常,家长易发现。女性患者如果是用声较多的职业(如教师),长期用声过度加上咽喉炎刺激,症状可能更易加重。生活方式上,长期过度用嗓的人群,如歌手、教师等,患咽喉炎的几率较高,且症状可能更严重。
三、病因
慢性支气管炎
吸烟:吸烟是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导致气道净化功能下降,并能刺激黏膜下感受器,使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增加。
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职业粉尘(如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等)以及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长期接触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使气道清除功能下降,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
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奠定基础。
感染因素: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毒感染以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常见。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葡萄球菌为多见。年龄方面,儿童和老年人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感染因素影响而引发慢性支气管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逐渐下降,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所以在感染因素作用下更易发病。
咽喉炎
感染
病毒感染:多见由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疱疹性咽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
细菌感染:多见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等,其中A组乙型链球菌引起的咽炎,症状较重,可导致远处器官的化脓性病变。
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长期处于污染的空气中,如化学气体、粉尘等,可刺激咽部黏膜,引发炎症。
气候干燥、寒冷:干燥、寒冷的空气可使咽部黏膜血管收缩,防御功能下降,细菌、病毒容易入侵。
用声过度:长期用声过度,如教师、歌手、讲解员等职业人群,可引起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导致咽喉炎。
四、诊断方法
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表现:根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炎、食管反流综合征等疾患)后,可作出诊断。
辅助检查
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反复发作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
呼吸功能检查:早期无异常,如有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速-容积曲线在75%和50%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发展到气道狭窄或阻塞时,表现为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比值减少(<70%),最大通气量减少(低于预计值的80%);流速-容量曲线减低更为明显。
咽喉炎
临床表现:通过患者的症状表现,如咽部异物感、疼痛、声音嘶哑等,结合医生查体可见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表现,基本可初步诊断。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病毒感染者,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可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喉镜检查:间接喉镜、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可见喉部黏膜充血、肿胀,声带充血水肿等表现,有助于明确喉部病变情况。
五、治疗原则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加重期治疗
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或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
镇咳祛痰:可选用溴己新、盐酸氨溴索等祛痰药;干咳为主者可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
平喘:有气喘者可选用氨茶碱、沙丁胺醇等平喘药。
缓解期治疗
戒烟:脱离污染环境,避免吸烟及接触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颗粒。
增强体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老年人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引起呼吸急促等不适。儿童则要在家长陪同下进行适当活动,增强体质。
免疫调节剂: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适当应用免疫调节剂,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可预防呼吸道感染。
咽喉炎
对症治疗
病毒感染所致咽喉炎:一般进行对症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可含服含片,如西瓜霜含片等,以减轻咽部不适症状。
细菌感染所致咽喉炎:选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声音嘶哑者:要减少发声,让声带休息。可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常用药物有布地奈德等,以减轻喉部炎症和水肿。
局部治疗
含漱:可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等含漱,清洁口腔,减轻炎症。
涂抹药物:对于咽部黏膜肿胀明显者,可局部涂抹硝酸银等药物,但需由医生操作,避免自行使用造成损伤。
六、预防措施
慢性支气管炎
戒烟:戒烟是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最重要的措施,戒烟后,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会逐渐减轻,肺功能得以改善。
避免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在工作环境中,如从事接触粉尘、化学物质等工作,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合格的防护口罩等。
预防呼吸道感染: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流感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可接种流感疫苗。对于儿童,要注意保暖,根据季节变化及时更换衣物,室内要保持通风,减少感染风险。老年人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当增减衣物,可通过接种肺炎疫苗等方式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
咽喉炎
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可有效减少口腔内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预防咽喉炎。
避免过度用嗓:合理用声,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用声,用声过度后要适当休息,可多饮温水。教师、歌手等用声较多的人群,要掌握正确的用声方法,避免用声不当引起咽喉炎。
改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空气清新。避免长期处于干燥、污染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