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炎是骨骼表面骨膜组织发生的炎症性疾病,通常由感染、创伤、过度使用或系统性疾病等因素引发。
其病理表现为骨膜及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进而导致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变。感染性骨膜炎多由细菌通过外伤创口或血液循环侵入骨膜组织引起,患者常伴有局部疼痛、红肿、发热,甚至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非感染性骨膜炎则常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短时间内剧烈运动或运动姿势不当的人群,因骨膜受到反复牵拉或慢性劳损,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后加剧。
治疗骨膜炎需明确病因,感染性骨膜炎需使用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必要时手术清创;非感染性骨膜炎则以休息、物理治疗和消炎药物(如布洛芬)为主。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关键,若延误病情,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运动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