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血液中电解质的浓度偏离正常范围,影响身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种状态。

电解质是溶解在体液中的矿物质,包括钠、钾、氯、钙、镁、磷等,它们在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酸碱平衡、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任何一种电解质的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引发紊乱。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类型有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钠血症、高钠血症等。低钾血症可能因长期禁食、呕吐、腹泻或使用利尿剂导致,表现为乏力、肌肉痉挛、心律失常;高钾血症多与肾功能异常、严重创伤相关,可能引发心脏骤停等危急情况;低钠血症常因饮水过多、呕吐或慢性疾病导致,出现头晕、恶心、意识模糊;高钠血症多由大量出汗、饮水不足引起,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烦躁。
若出现持续乏力、肌肉疼痛、心慌、意识异常等疑似症状,或存在易引发电解质紊乱的基础疾病,应及时就医,通过血液检查明确电解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