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炎治疗方法包括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1.休息
对于急性骨膜炎患者,休息至关重要。应避免引起疼痛的活动,减少患病部位的负重,让受损的骨膜有时间修复。例如,下肢骨膜炎患者应尽量减少行走和站立时间,可使用拐杖辅助活动;上肢骨膜炎患者则应避免过度使用患侧肢体。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体内的炎症介质合成来发挥作用;对于炎症较重、疼痛剧烈的患者,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药物应严格遵医嘱使用。
3.物理治疗
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炎症的吸收和组织的修复;红外线能穿透皮肤,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肿胀。
4.手术治疗
对于极少数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骨膜切开减压术、病灶清除术等。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出血等,患者在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