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包括感染性因素、药物与化学刺激、应激与物理损伤等方面。
1.感染性因素
细菌(如幽门螺杆菌、沙门氏菌)、病毒(如诺如病毒)或寄生虫感染是主要诱因,多通过污染食物或水源传播。感染后胃黏膜充血水肿,出现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伴发热、腹泻,常见于不洁饮食后24-48小时发病。
2.药物与化学刺激
长期或过量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糖皮质激素或抗凝药,会抑制胃黏膜保护因子(如前列腺素)合成,导致黏膜损伤;酒精、浓茶、咖啡及辛辣食物中的刺激性成分,可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炎症,表现为餐后上腹灼痛或隐痛。
3.应激与物理损伤
严重创伤、大手术、休克或精神过度紧张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胃黏膜微循环障碍,易形成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此外,误食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或胃部受到异物撞击、内镜检查操作粗暴,均可造成胃黏膜急性损伤。
急性胃炎发作期需暂禁食或进食温凉流食(如米汤、藕粉),避免加重刺激;若出现频繁呕吐、呕血、黑便或持续剧烈腹痛,应立即就医,排查胃穿孔或严重出血等并发症,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