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的症状为腹泻、腹痛、发热;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针灸疗法、手术治疗。
一.症状
1.腹泻
每日排便3-10次不等,初期多为稀便,病情进展后常出现黏液脓血便,粪便中可见血丝或脓性分泌物,严重者伴血水样便。常于进食后或晨起时加重,夜间腹泻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2.腹痛
疼痛多位于左下腹或下腹部,呈隐痛、胀痛或痉挛性绞痛,排便后常可缓解。腹痛发作时可能伴肠鸣音亢进、腹部压痛,严重者出现腹肌紧张。
3.发热
急性期体温可升至38-39℃,伴寒战、乏力等中毒症状。
二.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美沙拉嗪肠溶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适用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兼具抗菌与抗炎作用,可调节肠道菌群。重症患者需使用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用于急性期控制炎症,需逐步减量以避免依赖。蒙脱石散吸附毒素保护肠黏膜,缓解腹泻;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肠痉挛性腹痛;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失衡。
2.针灸疗法
针灸足三里、天枢等穴位,均可帮助调节胃肠功能,但需让专业医生操作。
3.手术治疗
病情严重,以上治疗方法效果均不佳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全结肠切除术适用于药物无效或癌变患者,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