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的症状有下腹疼痛、异常分泌物与全身反应、泌尿与生殖系统紊乱等,治疗措施有药物治疗、物理与手术干预、生活调理辅助等。
一、症状
1、下腹疼痛
急性期表现为突发剧烈疼痛,位置可偏于单侧或双侧,活动或性行为后加剧;慢性期疼痛转为钝痛或隐痛,持续存在且可能放射至腰背部或大腿内侧,劳累、月经前后疼痛加重。
2、异常分泌物与全身反应
阴道分泌物增多,急性期呈脓性且伴异味,慢性期分泌物稀薄但仍有异味;急性期常伴高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慢性期则以低热、精神不振为主。
3、泌尿与生殖系统紊乱
炎症波及泌尿系统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卵巢功能受影响导致月经紊乱,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不规律,性交时因盆腔充血引发疼痛。
二、治疗
1、药物治疗
以抗生素为核心,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药物,如头孢曲松钠针对革兰阴性菌、左氧氟沙星覆盖支原体感染、甲硝唑对抗厌氧菌,需足量足疗程用药。
2、物理与手术干预
物理治疗通过激光、微波、红外线等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若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或药物无效,需手术清除病灶,方式包括脓肿切开引流、输卵管切除术,术后需继续抗感染治疗并定期复查。
3、生活调理辅助
急性期卧床休息并采取半卧位利于引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饮食清淡,多摄入蛋白质与维生素,避免辛辣生冷食物;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治愈后注意性卫生以预防复发。
若出现下腹持续疼痛、发热、分泌物异常等症状,需立即前往妇产科就诊,通过妇科检查、超声及血液检测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