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护理诊断包括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活动无耐力等;慢阻肺的护理措施包括呼吸功能锻炼护理、呼吸道清洁护理、活动与休息护理、心理护理等。
一.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
慢阻肺患者由于气道炎症、痉挛及黏液分泌增加,导致气道狭窄,气体进出受阻,影响气体在肺泡与血液之间的交换。不同年龄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差异,年龄较大者可能因心肺功能本身减退,气体交换受损情况更易加重;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气道损伤更严重,气体交换受损程度可能更深。
2.清理呼吸道无效
慢阻肺患者气道内常有大量黏稠痰液,且咳嗽反射可能因疾病影响而减弱,同时气道痉挛进一步阻碍痰液排出。对于儿童患者,咳嗽力量相对较弱,清理呼吸道无效的风险更高;老年患者可能因肌肉力量减退等原因,清理呼吸道能力下降。
3.活动无耐力
慢阻肺患者呼吸做功增加,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大,同时缺氧影响机体代谢功能,且长期患病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患者活动耐力下降。不同性别患者,男性可能因体力活动通常较多,在患病后活动无耐力的表现可能更明显影响日常活动;有不同病史的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慢阻肺患者,活动无耐力情况可能更严重。
二.护理措施
1.呼吸功能锻炼护理
指导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为吸气时间的2-3倍,缩唇程度以能使距口唇15-20cm处与口唇等高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致熄灭为宜。同时,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一手放于胸部,一手放于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下陷,尽量将气呼出,这种呼吸方式可增加膈肌活动度,提高肺泡通气量。
2.呼吸道清洁护理
患者坐位或半卧位,双脚着地,身体稍前倾,双手环抱一个枕头,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末屏气3秒,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再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秒,继而咳嗽,咳嗽时腹肌用力,身体前倾,将痰液咳出。
3.活动与休息护理
根据患者的活动耐力制定个性化的活动计划,鼓励患者在自身耐受范围内进行适量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开始活动时时间宜短,一般从每次5-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和强度。
4.心理护理
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增强治疗信心。对于焦虑情绪较严重的患者,可采用放松疗法,如引导想象、深呼吸放松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