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是常见先天性胸壁畸形表现为胸骨中下部分及相邻肋软骨凹陷,病因有遗传倾向及胎儿时期胸骨肋软骨生长发育不均衡,轻度可能无症状,中重度有呼吸困难等表现,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治疗分随访观察和手术,儿童需关注生长发育等,成人要重视心肺功能等评估及康复护理。
一、定义
漏斗胸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胸壁畸形,主要表现为胸骨中下部分向内凹陷,相邻肋软骨也随之凹陷,外形形似漏斗。
二、病因
1.遗传因素:具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研究显示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可能与相关基因变异有关。
2.生长发育异常:胎儿时期胸骨、肋软骨生长发育不均衡,导致胸骨向胸腔内凹陷形成漏斗胸。
三、临床表现
1.轻度漏斗胸:可能无明显不适症状,仅通过体格检查可发现胸壁轻微凹陷。
2.中重度漏斗胸:可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尤为明显,因胸腔容积减小影响心肺功能;还可能伴有心慌、活动耐力下降等表现,长期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自卑等。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视诊观察胸壁凹陷的外观形态。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可初步判断胸廓畸形情况;胸部CT能更精确地显示胸骨、肋软骨凹陷程度及对心肺等脏器的压迫情况,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五、治疗方式
1.随访观察:轻度且无症状的漏斗胸患者,可定期随访,监测胸壁畸形变化及心肺功能情况。
2.手术治疗:中重度或有明显症状影响心肺功能的患者,可考虑胸廓矫形手术等,通过手术矫正胸壁畸形,改善心肺功能及外观。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需关注生长发育情况,手术时机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年龄等因素,一般建议在合适的生长阶段进行评估,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注重儿童术后恢复及心理关怀。
成人患者:要重视心肺功能的影响,手术前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术后注意康复护理,关注身体恢复状况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