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扩张症非手术治疗包括胃肠减压以减轻胃扩张、改善血循环及促蠕动恢复且要保持管通畅至症状缓解,依血生化等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病情轻可肠内营养重则肠外营养;手术指征为非手术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方式多为胃切开引流术并解除病因,儿童优先非手术必要时评估耐受,老年需评估基础病加强围手术期监测与管理。
一、非手术治疗
1.胃肠减压:是急性胃扩张症首要的非手术治疗措施,通过鼻胃管持续抽吸胃内积聚的气体和液体,迅速减轻胃扩张程度,改善胃壁血液循环,促进胃蠕动恢复。需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持续引流直至患者呕吐、腹胀等症状明显缓解,胃肠蠕动恢复正常。
2.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患者因大量胃液丢失及摄入不足,易出现脱水、低钾血症及酸碱失衡。需依据血生化检查结果,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以纠正脱水,补充氯化钾纠正低钾血症,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碳酸氢钠等药物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3.营养支持:病情较轻者可经肠内营养途径(如鼻饲)补充营养,保证机体热量、蛋白质等需求;病情严重无法经肠内营养者,需通过肠外营养(如静脉输注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等)维持营养状态,促进机体恢复。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当非手术治疗无效,如持续胃肠减压无法缓解胃扩张,或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胃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时,需及时行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常见手术为胃切开引流术,术中切开胃壁清除胃内潴留物,修补胃壁破损处,同时明确并解除导致胃扩张的病因,如解除胃肠梗阻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优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因低龄儿童手术耐受性差,尽量避免手术创伤。若必须手术,需充分评估儿童机体耐受能力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加强儿童术后护理及营养支持。
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全身状况,积极调整基础疾病至相对稳定状态,术中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注重围手术期的综合管理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