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原位癌需切除膀胱是因其有特殊疾病特点,保留膀胱治疗有复发风险高及易进展为浸润性癌的局限性,而切除膀胱可彻底清除肿瘤细胞、改善预后,对于不同人群手术需评估全身状况,术后需关注恢复等。
膀胱原位癌属于尿路上皮癌的一种特殊类型,癌细胞局限于膀胱黏膜内,未发生浸润,但具有较高的复发和进展风险。它可能会逐渐向深层组织浸润,一旦浸润到肌层甚至更外的组织,治疗难度会大幅增加,预后也会变差。
保留膀胱治疗的局限性
复发风险高:单纯的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等保留膀胱的局部治疗手段,很难完全清除所有的癌细胞,尤其是原位癌可能存在多中心发生的情况,术后膀胱原位癌复发的几率较高。例如,有研究表明,单纯经尿道手术治疗后膀胱原位癌的复发率可达到50%-70%左右。
进展为浸润性癌的可能:膀胱原位癌有向浸润性膀胱癌发展的倾向,若不及时处理,随着时间推移,很可能会突破黏膜层,浸润到膀胱肌层等更深层次的组织,此时就需要更激进的治疗方式,而切除膀胱往往是必要的选择。
切除膀胱的必要性及优势
彻底清除肿瘤细胞:膀胱全切术可以将整个膀胱以及可能受侵犯的周围组织完整切除,从理论上能够彻底清除所有的肿瘤细胞,降低肿瘤复发和进展为浸润性癌并转移的风险。对于那些病情较为严重,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控制的膀胱原位癌患者,切除膀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生存几率。
改善预后:相对于保留膀胱治疗后肿瘤复发、进展的情况,切除膀胱后患者的预后在一定程度上更有保障。虽然膀胱全切术会给患者带来一些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如需要进行尿流改道等,但从肿瘤控制的角度来看,是针对膀胱原位癌较为有效的治疗策略。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膀胱原位癌切除膀胱手术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在术后的康复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老年患者的恢复情况,加强营养支持和护理,因为老年患者恢复相对较慢,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可能更高。而年轻患者可能对生活方式改变的接受程度和适应能力有所不同,需要在心理和生活方式调整等多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术后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