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胸膜间皮瘤是原发于胸膜间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致病因素是长期石棉暴露,组织学类型有上皮样型等,局部有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全身有体重减轻等表现,通过影像学检查、胸腔积液检查、胸膜活检诊断,综合治疗包括手术等,石棉接触职业人群需避免接触石棉并定期体检,一般人群要避免不必要石棉接触降低患病风险。
一、定义
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原发于胸膜间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细胞起源于胸膜的间皮组织,具有侵袭性生长特性,可导致胸膜腔出现肿瘤性病变并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二、病因
1.石棉暴露:长期接触石棉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石棉纤维被吸入后沉积于胸膜,可损伤胸膜间皮细胞,引发细胞突变,逐渐发展为恶性肿瘤。职业暴露于石棉环境的人群(如石棉矿工人、造船厂工人等)患病风险显著升高。
三、病理表现
1.组织学类型:主要分为上皮样型、肉瘤样型及双相型等。上皮样型相对分化较好,肉瘤样型恶性程度较高,双相型则兼具两者特征。
四、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常见胸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隐痛,与肿瘤侵犯胸膜相关;呼吸困难,因肿瘤导致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等影响肺扩张所致;咳嗽,可为刺激性干咳。
2.全身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体重减轻、乏力、发热等,提示肿瘤消耗及机体免疫反应异常。
五、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胸部CT是重要检查手段,可发现胸膜增厚、结节、胸腔积液等病变;磁共振成像(MRI)对胸膜病变的评估也有一定价值。
2.胸腔积液检查:胸腔穿刺抽取积液进行细胞学检查,若发现恶性间皮瘤细胞有助于诊断。
3.胸膜活检:通过胸腔镜或开胸活检获取胸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六、治疗
1.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手术适用于早期局限期患者,可考虑胸膜剥脱术等;化疗常用铂类等药物联合方案;放疗可用于缓解局部症状。
七、特殊人群提示
1.石棉接触职业人群:此类人群需严格避免持续接触石棉,定期进行胸部体检,以便早期发现病变。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2.一般人群:了解石棉暴露风险,避免不必要的石棉接触,如在职业环境中应严格遵守防护措施,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