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是气体进入胸膜腔致胸膜腔内积气的病理状态按病因分为自发性(含原发性、继发性)、创伤性、医源性三类治疗有肺压缩轻症状轻者严格卧床吸氧的保守治疗、呼吸困难轻等单纯性闭合性气胸的胸腔穿刺抽气、不稳定等情况的胸腔闭式引流注意事项包括老年患者需密切监测指标防感染儿童患者要严格限动闭式引流轻柔有基础肺部疾病患者需控制原发病治疗中避免患者用力咳嗽屏气等动作并密切观察胸痛呼吸困难等情况。
一、气胸的定义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胸膜腔内积气的病理状态。按病因可分为自发性气胸(包括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常见于瘦高体型青壮年;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多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肺部基础疾病)、创伤性气胸(由胸部外伤引起)及医源性气胸(医疗操作过程中导致的气胸)。
二、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适用于肺压缩程度较轻(通常<20%)且症状较轻的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通过吸氧促进胸腔内气体吸收,一般1~2周内气体可自行吸收。
2.胸腔穿刺抽气:针对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较好的单纯性闭合性气胸患者,利用穿刺针或导管将胸腔内积气抽出,以迅速缓解症状。
3.胸腔闭式引流:适用于不稳定型气胸、肺压缩程度较重或反复发生的气胸患者,通过引流装置持续引出胸腔内气体,促进肺复张。
三、治疗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人群肺功能相对较弱,治疗中需密切监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需注意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老年人抵抗力相对较低,感染可能加重病情。
2.儿童患者:儿童发生气胸时,因其胸廓弹性较好,症状可能不典型,保守治疗需严格限制患儿活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胸腔闭式引流操作需格外轻柔、精准,避免对儿童胸廓及肺部造成额外损伤。
3.有基础肺部疾病患者:如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气胸,治疗后需积极控制原发病,规范治疗基础疾病以降低气胸复发风险,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长期规范用药改善肺功能。
4.治疗过程中的一般注意事项:治疗期间需避免患者用力咳嗽、屏气等增加胸腔内压力的动作,防止气胸加重;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加剧、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等情况,一旦出现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