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扩张重度患者需立即停止经口摄食并进行胃肠减压,依据血生化等评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注意儿童、老年及有基础疾病者补液等特殊情况,出现休克要补充血容量,保守治疗无效或有绞窄、胃壁坏死穿孔等需手术,术后继续胃肠减压等并逐步恢复饮食,特殊人群加强监测护理。
一、立即停止经口摄食
急性胃扩张重度患者需立即禁食,阻止胃内容物继续进入胃肠道,避免胃扩张进一步加重。
二、胃肠减压
通过鼻胃管持续进行胃肠减压,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胃内积聚的气体和液体抽出,迅速减轻胃扩张程度,缓解患者腹胀等不适症状。
三、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评估与补液:依据血生化检查结果,准确评估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情况。一般需补充生理盐水以纠正等渗性脱水,补充氯化钾纠正可能存在的低钾血症,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补充碱性溶液纠正酸碱失衡,如存在代谢性酸中毒时补充碳酸氢钠等。补液过程中需动态监测各项指标,调整补液方案。
2.特殊人群考量:儿童患者补液时要精准计算补液量及速度,避免因补液不当导致肺水肿等并发症;老年患者需关注心肾功能,补液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加重心脏负担;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需密切监测血糖,调整补液中葡萄糖的使用及胰岛素的可能应用。
四、防治休克
若患者出现休克表现,需快速补充血容量,可选用胶体溶液(如右旋糖酐等)扩充有效循环血量,维持血压稳定,改善组织灌注。同时需积极寻找休克诱因并处理。
五、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当保守治疗无效,如持续胃肠减压无法缓解胃扩张、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表现(如腹痛加剧、腹膜刺激征等)或有胃壁坏死、穿孔迹象时,应及时行手术探查。
2.手术方式:手术可选择胃壁切开减压以解除胃内梗阻,若胃壁坏死严重则需行胃部分切除术等,具体术式需根据患者病情确定。
六、术后及康复监测
手术患者术后需继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腹腔引流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等。同时需逐步恢复饮食,从少量清流食开始,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监测患者恢复过程中的反应,确保患者逐步康复。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术后更需加强监测与护理,儿童要注意营养支持及生长发育情况跟踪,老年人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