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睫的引起原因主要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有眼睑内翻(常见于婴幼儿,随年龄增长部分可自行改善)和睫毛异常;后天性因素包括眼部炎症(如沙眼、睑缘炎、结膜炎等可致瘢痕收缩引发倒睫)、眼睑外伤或手术(愈合或术后可能形成瘢痕致倒睫)、年龄相关因素(老年人眼轮匝肌功能减退等致眼睑内翻引发倒睫)及其他因素(眼部肿瘤等病变或长期眼部慢性刺激等也可能导致倒睫)
先天性因素:
眼睑内翻:常见于婴幼儿,可能与眼睑的解剖结构发育异常有关。新生儿的鼻梁低平,内眦赘皮明显,容易造成下眼睑内侧部分睫毛倒向眼球,这种情况随着年龄增长,鼻梁逐渐发育,多数可自行改善。例如一些婴幼儿由于眼部结构的先天特点,睫毛生长方向异常,导致倒睫发生。
睫毛异常:先天性的睫毛生长方向异常,比如睫毛较短小、畸形等,也可引起倒睫。部分婴儿可能存在睫毛本身的形态发育问题,从而出现倒睫现象。
后天性因素:
眼部炎症:沙眼是常见的引起倒睫的眼部炎症之一。沙眼衣原体感染结膜后,会引起结膜瘢痕收缩,进而导致眼睑内翻和倒睫。在一些沙眼流行地区,由于眼部感染沙眼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出现倒睫并发症。另外,睑缘炎、结膜炎等眼部炎症,在炎症修复过程中,也可能导致眼睑组织瘢痕形成,引起倒睫。例如长期患有睑缘炎的患者,炎症反复刺激可能使眼睑结构改变,出现倒睫。
眼睑外伤或手术:眼睑受到外伤后,如烧伤、切割伤等,愈合过程中可能形成瘢痕,导致眼睑内翻和倒睫。眼部手术,如睑腺炎手术、眼睑整形手术等,若手术操作不当或术后恢复不佳,也可能引起眼睑组织的异常改变,从而出现倒睫。比如曾经做过眼睑手术的患者,术后可能因为瘢痕形成等原因出现倒睫情况。
年龄相关因素:老年人容易发生倒睫,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眼轮匝肌功能减退,眼睑皮肤及皮下组织松弛,导致眼睑内翻,进而引起睫毛倒向眼球。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组织出现退行性变化,这是老年人倒睫常见的原因之一。例如很多老年患者因眼轮匝肌功能衰退等原因出现倒睫问题。
其他因素:眼部肿瘤等病变也可能导致倒睫。眼部肿瘤生长可能影响眼睑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引起睫毛生长方向异常。另外,长期的眼部慢性刺激,如长期佩戴不合适的眼镜等,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倒睫的发生风险,但相对来说这种情况较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