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癌是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胸部X线可见肺野内边缘不规整等的肿块影;胸部CT可见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或支气管充气征等,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MRI上T1加权像稍低信号、T2加权像稍高信号且不均匀,增强扫描有强化,其表现需结合不同人群具体情况综合分析,长期吸烟等人群出现相关表现时需警惕,特殊人群必要时也需进行检查以明确病变。
胸部X线表现
肿块影:多表现为肺野内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缘常不规整,可有短细毛刺,部分肿块可呈分叶状。例如,一些患者胸部X线可见肺野外周有边界不清、有毛刺的结节影,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侵犯周围肺组织及间质,导致边缘不光滑。
胸部CT表现
结节或肿块形态
分叶征:肿瘤边缘呈凹凸不平的分叶状,这是由于肿瘤各部位生长速度不均衡所致,是周围型肺癌较常见的征象。例如,高分辨CT下可清晰看到肿瘤边缘有多个深浅不一的切迹,形成分叶外观。
毛刺征:肿瘤边缘向周围伸出的放射状、无分支的细短线条影,病理基础是肿瘤组织向周围浸润及间质反应性增生。
空泡征或支气管充气征:部分肿块内可见小的透亮区,为空泡征,是肿瘤组织内未被肿瘤细胞填充的含气肺组织或残存的正常肺泡结构;若可见支气管分支影伸入肿块内,则为支气管充气征,提示肿瘤向支气管内生长或支气管被肿瘤环绕但未完全阻塞。
密度特点:肿块密度多不均匀,部分可出现钙化,钙化多为偏心性、斑点状或不规则形。
增强扫描表现:肿瘤多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肺组织,但高于血管。通过增强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血供情况,有助于与良性病变鉴别。
MRI表现
在MRI上,周围型肺癌T1加权像多呈稍低信号,T2加权像多呈稍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时肿瘤有强化,但一般不如CT增强明显。MRI在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纵隔结构的关系方面有一定优势,可清晰显示肿瘤是否侵犯血管及侵犯的程度等,但在发现肺部小结节方面不如CT敏感。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患周围型肺癌时,影像学表现基本相似,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分析。例如,长期吸烟的人群出现上述影像学表现时,周围型肺癌的可能性相对更大;对于老年患者,在诊断时需排除其他良性病变如炎性假瘤等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特殊人群如孕妇等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权衡辐射等因素,但肺癌诊断中胸部X线、CT等检查在必要时仍需进行,以明确病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