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会引发胃肠道相关症状,如腹泻(大便次数多、黄色或绿色稀便伴泡沫)、腹胀(肠道产气积聚致腹部膨隆不适)、腹痛(脐周隐痛、胀痛或绞痛等),还会有其他系统症状,像恶心呕吐(肠道不适致神经反射引发)、乏力(腹泻营养吸收不良致能量供应不足),婴幼儿症状更明显且可能有皮肤问题,老年人症状类似但需注意乏力致跌倒风险,乳糖不耐受者应避免摄入含乳糖食物。
腹胀: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被肠道细菌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如氢气、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在肠道内积聚,就会引起腹胀。腹胀可表现为腹部膨隆,患者自觉腹部胀满不适,尤其在进食含乳糖食物后较为明显。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能出现,儿童可能表现为不停地哭闹、用手抓肚子等;成年人则可能自觉腹部饱胀感明显,影响食欲和日常生活。
腹痛:肠道内气体积聚、肠道蠕动异常等因素可能导致腹痛。腹痛的部位多在腹部脐周,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等。儿童乳糖不耐受时可能难以准确表达疼痛位置,常表现为哭闹不安、蜷缩身体等;成年人腹痛症状相对较易描述,但具体疼痛程度和表现也因人而异,部分人腹痛可能在排便或排气后有所缓解,但也有部分人腹痛会持续存在。
其他系统相关症状
恶心呕吐:当肠道内出现不适反应时,可能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恶心呕吐。乳糖不耐受患者在摄入乳糖后,胃肠道的不适刺激可能传导至呕吐中枢,导致恶心,严重时出现呕吐。儿童发生恶心呕吐时可能会影响进食和营养摄入,需要引起家长重视;成年人则可能因恶心呕吐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乏力:长期腹泻、营养吸收不良等情况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症状。因为腹泻会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同时未被充分消化吸收的乳糖影响了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身体能量供应不足,就会使人感到乏力,精神状态不佳。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出现乏力,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精神萎靡;成年人则可能感觉肢体酸软、工作效率降低等。
对于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需要特别关注。例如,婴儿可能除了上述胃肠道及其他系统症状外,还可能因为频繁腹泻导致臀部皮肤发红、糜烂等皮肤问题。而对于老年人,乳糖不耐受可能会因为其本身消化功能逐渐衰退,在症状表现上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胃肠道及全身乏力等表现类似,但老年人更需要注意因乏力可能导致的跌倒等风险。在生活方式方面,无论哪个年龄段,乳糖不耐受者都应避免摄入含乳糖的食物,如牛奶、奶酪等,以减少症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