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脱垂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有盆底肌训练(适用于各年龄段有倾向或轻度脱垂者,坚持规律训练可增强盆底肌力量)和使用子宫托(适用于不能耐受或需等手术的轻度脱垂者,要选合适大小并注意定期清洁等);手术有阴道前壁修补术(适用于中重度脱垂者,术前评估全身状况,术后注意休息等)和盆底重建手术(适用于复发性或伴复杂缺陷者,生物补片有排异风险,年轻患者需综合生育需求沟通利弊)。
盆底肌训练:适用于各年龄段有膀胱脱垂倾向或轻度脱垂的患者。通过凯格尔运动,即有意识地对以尿道、阴道、肛门为中心的盆底肌肉进行收缩和放松训练。研究表明,坚持规律的盆底肌训练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盆底支持结构,从而缓解膀胱脱垂的症状。例如,每天进行3次,每次收缩盆底肌肉3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长期坚持有助于提升盆底功能。对于产后女性,这是一种重要的康复手段,因为妊娠和分娩可能会损伤盆底肌肉,导致膀胱脱垂风险增加。
使用子宫托: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需等待手术的轻度膀胱脱垂患者适用。子宫托是一种放入阴道内支撑盆底组织的器具,它可以将脱垂的膀胱托起,缓解症状。选择合适大小的子宫托非常重要,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fitting。但使用子宫托时需要注意定期取出清洁,避免引起阴道黏膜损伤、感染等问题。对于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能导致阴道黏膜变薄,使用子宫托时更要密切观察阴道黏膜情况,必要时可适当补充雌激素以增加阴道黏膜的耐受性。
手术治疗
阴道前壁修补术:是治疗膀胱脱垂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手术通过修复阴道前壁的薄弱组织,加强盆底支持,从而纠正膀胱脱垂。适用于中度至重度膀胱脱垂患者。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操作,例如对于伴有尿道膨出的患者,可能需要同时进行尿道的修复。对于老年患者,手术前需要评估其全身状况,如心脑血管功能、肺功能等,以确保手术安全。术后需要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增加腹压的活动,如便秘、咳嗽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复发。
盆底重建手术:包括采用生物补片或自身组织进行盆底重建。这种手术方式可以更持久地修复盆底结构,对于复发性膀胱脱垂或伴有复杂盆底缺陷的患者较为适用。生物补片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好的组织支持,但需要注意生物补片可能存在的排异反应等问题。对于年轻患者,选择盆底重建手术需要综合考虑其生育需求等因素,因为手术可能会对盆底的生育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医生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手术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