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有呕血、黑便、贫血及休克等信号,需立即停止加重出血行为、安静休息,尽快就医,通过胃镜等检查,针对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不同病因治疗,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胃出血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识别胃出血的信号
胃出血时可能会出现呕血,呕吐物可为鲜红色,也可能是咖啡色样物质;还可能有黑便,大便呈柏油样黑色且黏稠;部分人会有头晕、心慌、乏力等贫血表现,严重时会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不同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老年人对失血的耐受能力较差,可能更早出现严重表现;儿童胃出血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也需高度重视。
二、紧急处理措施
1.立即停止可能加重出血的行为:如果是因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药物引起的胃出血,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如果是饮酒导致,要停止饮酒。
2.保持安静休息:让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减少身体耗氧量,有休克表现的患者应采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
三、及时就医评估与检查
1.就医途径:出现胃出血相关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急诊科或消化内科就诊。
2.相关检查
胃镜检查:这是诊断胃出血病因的重要方法,可直接观察胃内情况,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一般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为宜,但如果病情危急也可及时进行。
血常规检查:了解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评估贫血程度,比如血红蛋白浓度下降提示有失血情况。
大便隐血试验:判断大便中是否有隐性出血,辅助诊断胃出血。
四、针对病因的治疗
1.溃疡引起的胃出血:如果是消化性溃疡导致的胃出血,可能会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等,抑制胃酸分泌有利于创面愈合止血。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于肝硬化等原因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能会采取内镜下套扎、注射硬化剂等治疗措施,或者使用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胃出血相对罕见,多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严重感染等因素有关。一旦发生需立即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和护理原则,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情况。
2.老年人:老年人胃出血可能与动脉硬化、多种慢性病用药等有关。就医时要详细告知医生既往病史和用药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恢复可能较慢。
3.孕妇:孕妇胃出血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胎儿和孕妇的情况。要及时就医,医生会在保障孕妇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相应检查和治疗,用药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