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宝宝肠绞痛可采用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按,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促肠道蠕动排气体)、飞机抱(让宝宝趴手臂呈飞机状,模拟子宫空间减腹部压力)、襁褓包裹(包裹但不紧保呼吸顺畅,给宝宝安全感)、母乳喂养调整(母亲避易过敏胀气食物,喂养时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喂后及时拍嗝),早产儿非药物干预要更轻柔,有基础疾病宝宝肠绞痛需及时就医。
一、腹部按摩
1.操作方法:家长可将双手温暖后,以宝宝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呈顺时针方向按摩宝宝腹部。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一般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2.作用原理:通过按摩可以促进宝宝肠道蠕动,帮助气体排出,从而缓解肠绞痛。有研究表明,适当的腹部按摩能够改善婴儿胃肠道功能,减轻肠绞痛症状。
二、飞机抱
1.操作方法:让宝宝趴在家长的手臂上,头部趴在家长的手肘处,身体呈飞机状。
2.作用原理:这种姿势可以模拟宝宝在子宫内的空间,给予宝宝一定的压迫感,让宝宝感觉更安全,同时有助于缓解腹部的压力,减轻肠绞痛带来的不适。
三、襁褓包裹
1.操作方法:用襁褓将宝宝包裹起来,注意不要包裹得太紧,要保证宝宝的呼吸顺畅。
2.作用原理:襁褓包裹可以给宝宝一种类似在子宫内被包裹的感觉,能让宝宝有安全感,减少因外界刺激引起的惊跳反应,进而缓解肠绞痛。
四、母乳喂养调整
1.母亲饮食调整: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应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容易引起宝宝过敏或胀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西兰花等。因为这些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通过母乳传递给宝宝,导致宝宝肠绞痛。
2.喂养方式调整:喂养时要注意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避免吸入过多空气。喂完奶后要及时拍嗝,将宝宝竖抱,头部靠在家长肩膀上,轻轻拍打宝宝背部,直到宝宝打出嗝来,一般拍嗝时间为5-10分钟。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早产儿: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发育更不成熟,出现肠绞痛时,非药物干预要更加轻柔。腹部按摩力度需更轻,飞机抱时要注意头部的支撑,襁褓包裹也要更加谨慎,避免对早产儿造成额外的伤害。同时,早产儿的喂养调整需要更加精细,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特殊的喂养方式调整。
2.有基础疾病的宝宝:如果宝宝本身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基础疾病,出现肠绞痛时,不能仅采用上述非药物方法,需要及时就医,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导致肠绞痛症状加重或掩盖其他严重病情。例如,先天性巨结肠的宝宝可能会反复出现腹胀、肠绞痛等症状,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来解决根本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