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软骨炎有疼痛、局部体征、全身症状等表现,疼痛有局部及放射,局部体征有肿胀、压痛,多数全身症状不明显,重或急性发作时可有低热、乏力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局部疼痛:是肋软骨炎最主要的症状。疼痛部位多发生在胸前第2-5肋软骨处,以单侧发病较为常见。疼痛性质多为刺痛、钝痛或隐痛,在活动、咳嗽、深呼吸、上肢大幅度运动时,疼痛往往会加重。例如,有些患者在转身、扩胸时会明显感觉到胸前相应部位的疼痛加剧。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疼痛感受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成年人对疼痛的感知相对较为明确,而儿童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愿活动相应部位等情况。对于有既往胸部外伤病史的人群,发生肋软骨炎时疼痛可能会更明显,因为外伤可能会使肋软骨周围组织损伤,炎症反应相对更重。
疼痛放射: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会向肩背部、上肢等部位放射。比如,疼痛可能会从胸前的肋软骨区域放射到肩背部,导致肩背部也出现牵涉痛,这种放射痛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使患者在进行一些动作时更加谨慎,生怕疼痛加重。
局部体征
肿胀:炎症部位的肋软骨会出现肿胀现象,用手触摸时可以感觉到局部组织增厚、隆起。肿胀的程度因病情轻重而异,病情较轻时可能肿胀不太明显,而病情较重时肿胀会比较显著。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其身体组织相对娇嫩,肿胀可能会相对更易被察觉,但也可能因为儿童的配合度问题,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孩子胸前相应部位是否有异常的隆起。对于有长期伏案工作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肋软骨炎导致的肿胀可能会因为长期的不良姿势影响胸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从而使肿胀情况相对更明显。
压痛:病变的肋软骨处有明显的压痛,用手指按压时患者会感到疼痛加剧。压痛是肋软骨炎的一个重要体征,通过按压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在压痛感受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对压痛的耐受程度相对较低,而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可能对一定程度的压痛耐受度稍高,但在明确诊断时,压痛的存在都是肋软骨炎的重要依据。
全身症状
一般情况:多数肋软骨炎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在病情较重或急性发作时,可能会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表现。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左右,乏力表现为患者感觉身体疲倦,活动耐力下降。儿童患者如果出现全身症状,可能会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等,出现肋软骨炎时全身症状可能会相对更复杂,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和恢复能力,导致低热等全身症状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或恢复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