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等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见消化不良相关症状如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感,消化道其他症状如嗳气、反酸、食欲不振,还有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且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特殊人群症状也有特点。
消化不良相关症状:
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多数患者有上腹部隐痛、胀痛或烧灼样痛等,疼痛无明显规律性,部分患者进食后症状加重。例如,一项针对大量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约60%-70%的患者存在上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或不适表现,且进食后食物的刺激可能会影响胃的蠕动和消化功能,进而加重这种不适。
饱胀感:患者常感觉进食少量食物后就有饱腹感,食量明显减少。这是因为胃黏膜萎缩影响了胃的消化和排空功能,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导致患者产生饱胀感。研究表明,约50%以上的萎缩性胃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饱胀症状。
消化道其他症状:
嗳气:患者会频繁出现嗳气现象,可自行缓解。这是由于胃内气体积聚,通过食管排出体外所致。有统计显示,约40%-50%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存在嗳气症状。
反酸:部分患者会出现胃酸反流至食管的情况,引起反酸、烧心感。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导致患者产生烧心的感觉,尤其是在平卧或弯腰时症状可能加重。大约30%-40%的萎缩性胃炎患者会有反酸症状。
食欲不振:患者食欲下降,对食物的兴趣降低,进而影响营养的摄入。这与胃的消化功能受损有关,胃不能正常消化食物,使患者对进食缺乏欲望。一般来说,约30%左右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存在食欲不振的情况。
全身症状:
消瘦:长期的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会导致患者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的情况。如果患者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刻意减重,但体重逐渐减轻,就要考虑可能与萎缩性胃炎导致的营养吸收障碍等因素有关。
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无力、疲倦,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身体缺乏足够的营养物质供应,代谢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的症状。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更容易被忽视;女性患者在某些生理周期或情绪波动时,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变化;长期吸烟、酗酒或有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高盐、辛辣饮食)的人群,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可能更为明显;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患者,其症状可能相对更重且更易反复发作。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萎缩性胃炎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可能表现为呕吐、腹痛等相对更突出的消化道症状;妊娠期女性患萎缩性胃炎时,需特别注意药物使用对胎儿的影响,症状可能因孕期生理变化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