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治疗包括少量闭合性气胸生命体征稳症状轻时的保守治疗需监测呼吸等指标、卧床休息、吸氧、避免剧烈咳嗽等增胸腔压行为及定期复查胸部影像,中到大量等情况用胸腔闭式引流术建立通道引气并观察引流液等情况,复发性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降低复发率需评估适应证,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密切观察优先非手术,老年兼顾基础病监测心肺功能调氧浓度,女性经期等需考虑激素影响及用药护理。
一、保守治疗
对于少量闭合性气胸且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症状较轻的情况可采用保守治疗。需密切监测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等指标,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降低肺活动度,促进胸腔内气体吸收。同时给予吸氧,一般吸氧流量为2~5L/min,可提高血氧分压,加速胸腔内积气的吸收。需注意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胸腔内压力的行为,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如胸部X线或CT)评估气胸吸收情况。
二、胸腔闭式引流术
1.适用情况:适用于中到大量气胸、不稳定气胸(如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SpO进行性下降等)或闭合性气胸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2.操作原理:通过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建立胸腔与外界的通道,将胸腔内的气体持续引出,使肺逐渐复张。操作时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和通畅性,防止引流管扭曲、堵塞或脱出。术后需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气体排出情况,若引流瓶中气体持续大量溢出,提示可能存在肺持续漏气,需进一步评估。
三、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复发性气胸、气胸合并肺大疱、双侧气胸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通过胸腔镜技术精准定位并切除肺大疱,从根本上解决气胸复发的隐患。
2.手术优势:手术治疗可降低气胸的复发率,尤其适用于有明确肺大疱等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但手术需严格把握适应证,需综合患者的全身状况、肺功能等因素进行评估。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肺组织弹性较好,气胸进展可能较快,需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面色等表现,一旦发现气胸相关症状加重,应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且儿童治疗中应优先考虑非手术的保守或胸腔闭式引流等相对温和的治疗方式,谨慎选择手术干预。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基础疾病,气胸治疗时需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心、肺功能变化,吸氧时需注意氧浓度的调整,避免高浓度吸氧对呼吸中枢的抑制等不良影响。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经期等特殊时期发生气胸时,需考虑激素水平变化对身体的影响,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用药与妇科相关情况的相互作用,例如某些药物的使用可能需避开经期等特殊阶段,同时在护理等方面需充分考虑女性患者的生理特点给予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