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肋骨炎症状主要为胸肋骨部位刺痛、隐痛或钝痛,活动等时加重,局部可能肿胀;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如休息、热敷、理疗,以及药物治疗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且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和注意相关事项。
一、胸肋骨炎的症状
(一)疼痛表现
部位:主要集中在胸肋骨部位,可累及单侧或双侧,疼痛部位较为局限,多在胸部前面,比如第2-5肋软骨与肋骨连接的部位常见疼痛。
性质:一般为刺痛、隐痛或钝痛,在活动、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可能会加重。例如,患者在深呼吸或者剧烈咳嗽时,胸肋骨部位的疼痛会明显加剧,影响呼吸和日常活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疼痛的感受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一定不同,但总体疼痛特征相似。对于儿童患者,其表述可能相对模糊,但能感觉到胸肋骨部位的不适;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对疼痛有一定影响,但疼痛本质还是胸肋骨炎相关的疼痛。
(二)局部表现
肿胀:炎症部位可能出现局部肿胀,用手触摸时可感觉到胸肋骨部位有肿胀感,皮肤表面一般无明显红热表现,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轻度的皮肤发红,不过与感染性炎症导致的红热表现有区别,感染性炎症红热更明显且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胸肋骨炎导致的局部肿胀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需要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二、胸肋骨炎的治疗
(一)非药物治疗
休息: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胸肋部的活动,让胸肋骨部位得到充分的放松,有利于炎症的恢复。比如,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剧烈运动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休息的要求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要减少奔跑、跳跃等剧烈活动;成年患者要注意工作和生活中的姿势,避免加重胸肋骨的负担。
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用温热的毛巾对胸肋骨部位进行热敷,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通过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皮肤。对于老年患者,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更要注意控制热敷温度和时间;女性患者在热敷时也要注意避免对胸部造成不必要的压迫等影响。
理疗:如超短波理疗等,超短波理疗可以改善局部的炎症状态,促进组织修复。超短波理疗的参数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不同年龄、体重的患者适用的理疗参数不同。例如,儿童患者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理疗参数要比成年患者低一些。
(二)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这类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对于儿童患者要谨慎使用,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使用不当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非甾体抗炎药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需要同时采取保护胃肠道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