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性气胸是胸膜腔裂口呈单向活瓣结构致气体只进不出使压力进行性增高的特殊气胸,病因包括肺大疱破裂(常见于慢阻肺患者、青少年)和外伤,病理生理是气体积聚致压力升高影响肺通气换气及静脉回流致循环障碍,临床表现有呼吸(严重呼吸困难、胸廓体征等)和循环(休克征象)表现,诊断靠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X线及胸腔穿刺抽高压气),治疗需紧急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减压并后续胸腔闭式引流,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密切监测病情及精细操作,老年要兼顾基础病,女性需注意穿刺细节及人文关怀。
一、定义
张力性气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气胸,其胸膜腔裂口形成单向活瓣结构,气体只能进入胸膜腔而不能排出,致使胸膜腔内压力进行性增高。
二、病因
1.肺大疱破裂: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长期气道炎症导致肺组织损伤形成肺大疱)、青少年(多与先天肺发育异常相关),肺大疱破裂后气体经活瓣样裂口进入胸膜腔。
2.外伤:胸部受撞击、穿刺等外伤致胸膜腔破裂,形成单向活瓣,如锐器伤、肋骨骨折断端刺破胸膜等情况。
三、病理生理
由于胸膜腔裂口呈单向活瓣,吸气时胸廓扩张,外界空气经裂口进入胸膜腔;呼气时胸廓回缩,裂口关闭,气体无法排出,致使胸膜腔内气体不断积聚,压力持续升高,进而压迫肺组织,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还会阻碍静脉回流,导致循环功能障碍。
四、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表现: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呈端坐呼吸状,患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低,叩诊呈鼓音,气管明显向健侧移位。
2.循环系统表现:严重时可出现休克征象,如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因胸膜腔内高压影响静脉回流,导致心输出量减少。
五、诊断
1.病史与症状体征:有肺大疱病史或胸部外伤史,结合典型呼吸困难、胸廓体征等。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可见患侧肺完全萎陷、气管及纵隔向健侧明显移位;胸腔穿刺可抽出高压气体,是诊断张力性气胸的重要依据,穿刺针芯可被高压气体弹出。
六、治疗
1.紧急减压:立即于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迅速排出胸腔内高压气体,缓解症状。
2.后续处理: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进一步引流胸膜腔内气体,促进肺复张,若存在持续漏气,需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处理,如肺大疱需手术治疗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病情进展相对较快,需密切监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处理,因其胸廓等解剖结构特点,操作需更精细。
2.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如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处理张力性气胸时需兼顾基础病情况,积极采取减压措施,避免因基础病加重而影响预后。
3.女性患者:胸部解剖结构有一定特殊性,操作时要注意穿刺部位等细节,确保减压操作准确,同时关注女性患者心理状态,给予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