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水肿是视网膜黄斑区炎性反应致组织肿胀影响视力,分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与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病因有全身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及眼部的葡萄膜炎、白内障术后等,临床表现有视力改变、视物变形、中心暗点,诊断靠眼底检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特殊人群中糖尿病患者需控血糖定期查眼,老年人有基础病定期筛查,儿童有异常及时就医。
一、定义
黄斑水肿是指眼底视网膜黄斑区发生炎性反应、液体渗入,导致黄斑区组织肿胀的病理状态,黄斑是视网膜感知精细视觉的重要区域,此区域发生水肿会严重影响视力。
二、分类
(一)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由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损伤视网膜血管,致使血管通透性改变,液体渗漏至黄斑区引发水肿,常见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
(二)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
视网膜静脉阻塞时,血液回流受阻,血管内压力升高,液体渗漏进入黄斑区,包括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相关的黄斑水肿。
三、病因
(一)全身性疾病相关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可破坏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使血管屏障受损,进而引发黄斑水肿;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过大也可能参与视网膜血管病变,增加黄斑水肿发生风险。
(二)眼部疾病相关
葡萄膜炎时,炎症介质可导致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漏至黄斑区;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等也可能诱发黄斑水肿;眼内肿瘤可压迫或浸润视网膜血管,引起黄斑水肿。
四、临床表现
(一)视力改变
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若黄斑水肿较轻,视力下降可能不显著;病情较重时,视力可明显降低,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中视物功能。
(二)视物变形
表现为视物时直线变弯曲、物体大小改变等,这是由于黄斑区组织肿胀影响了视网膜正常的感光和成像功能。
(三)中心暗点
患者可察觉视野中心有暗区,影响对中心视野内物体的感知。
五、诊断方法
(一)眼底检查
通过眼底镜等检查设备观察黄斑区外观,可发现黄斑区是否存在水肿、色泽改变等情况,但初步判断需结合其他检查。
(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OCT能清晰显示黄斑区视网膜各层结构,准确检测出视网膜层间液体积聚情况,是诊断黄斑水肿的重要影像学手段,可量化水肿程度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糖尿病患者
需严格遵循医嘱控制血糖,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因为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关键因素,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降低黄斑水肿发生及进展风险。
(二)老年人
尤其是有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眼部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应定期进行眼部筛查,早期发现黄斑水肿以便及时干预,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眼部血管等组织功能可能减退,更易出现相关眼部病变引发黄斑水肿。
(三)儿童
若有先天性眼部异常等病史,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视力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儿童出现视物异常、视力下降等表现,应及时带其就医检查,排查是否存在黄斑水肿等眼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