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胃炎不治疗会出现症状持续或加重、并发症风险增加等情况,不同人群有差异,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致症状难缓、并发症难处理且加重营养不良,儿童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有基础疾病人群会加重基础疾病病情。
症状持续或加重:患者会持续出现上腹部不适,包括隐痛、胀痛等,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和营养摄入,导致患者营养状况逐渐变差,出现体重减轻等情况。例如,长期的恶心、呕吐会使患者摄入的食物减少,身体无法获取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并发症风险增加
出血:胃黏膜在炎症刺激下,可能会出现糜烂、溃疡等情况,进而导致出血。少量出血时可能表现为大便隐血阳性,随着出血量增加,可能出现黑便,严重时会出现呕血,长期慢性出血还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比如一些研究发现,残胃炎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其胃黏膜病变部位发生出血的概率会比积极治疗的患者高。
溃疡恶变:残胃炎长期不愈,胃黏膜反复受到炎症刺激,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虽然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有相关研究统计显示,残胃炎患者发生癌变的几率比正常人群要高,不过具体的癌变风险因个体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影响消化功能:胃的部分切除后,剩余胃的消化功能本身就会受到一定影响,而残胃炎会进一步干扰消化过程,导致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消化不良,对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不良,进而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不同人群残胃炎不治疗的差异及特殊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残胃炎不治疗时,身体对炎症的耐受能力更差,症状可能更难缓解,而且并发症发生后处理相对更困难。例如,老年人发生出血时,止血治疗的效果可能不如年轻人,且出血后恢复较慢,更容易出现贫血等严重并发症。同时,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本来就可能相对较差,残胃炎导致的营养吸收障碍会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的情况,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和整体健康状态。
儿童:儿童发生残胃炎相对较少,但如果是因先天因素或术后等情况导致的残胃炎不治疗,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而残胃炎引起的消化吸收不良会导致儿童体重不增、身高增长缓慢等问题,还可能影响其智力发育等。而且儿童对症状的表达可能不清晰,容易延误治疗,所以对于儿童残胃炎更要重视,及时干预。
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果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残胃炎不治疗时,炎症带来的身体不适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例如,残胃炎引起的疼痛、恶心等症状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加大,因为疼痛等应激状态会使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对于心脏病患者,恶心、呕吐等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因为这些症状会导致身体的应激反应,影响心血管系统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