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有腹痛、消化不良、消瘦乏力及贫血等症状,调养需从饮食、生活方式、心理三方面进行,饮食要规律、调整结构、避刺激,生活要充足休息、适度运动,还要保持心情舒畅。
一、慢性胃炎的症状
1.腹痛:多数患者有上腹部隐痛或胀痛,疼痛无明显规律性,可在进食后加重或减轻,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类似,但儿童腹痛可能表述不清,需家长留意其是否有哭闹、拒食等表现;长期不良生活方式者可能因胃黏膜持续受损致腹痛反复。
2.消化不良:常见症状有饱胀感,尤其进食少量食物后就感觉胃部胀满,年龄较小儿童可能出现吐奶、食欲减退等情况;部分患者有嗳气、反酸,女性在生理期前后可能因激素变化影响胃肠功能,使消化不良症状更明显,有既往胃部疾病史者消化不良更易反复发作。
3.其他症状:少数患者有消瘦、乏力等表现,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若慢性胃炎长期不愈,更易出现消瘦、乏力;还有些患者会出现贫血,不同性别贫血表现相似,但女性因生理特点如月经过多等可能加重贫血风险,有胃部慢性出血情况的患者易发生贫血。
二、慢性胃炎的调养
1.饮食调养
规律进食: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饥或过饱,儿童要养成良好进食习惯,保证三餐规律;不同年龄人群都应避免暴饮暴食,如成年人聚餐时应控制进食速度和量,防止加重胃肠负担。
调整饮食结构:多吃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软质米饭、面条、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蔬菜可选择南瓜、胡萝卜等容易消化的,水果可吃香蕉、苹果等。老年人牙齿咀嚼功能可能下降,可将食物做得细软些;胃肠功能较差者,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煎、炸、烤等油腻烹饪方式。
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食用辛辣、油腻、过冷过热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冰镇饮料、过烫的汤饭等。有吸烟、饮酒习惯者应戒烟限酒,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和酒精都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炎病情,女性长期饮酒还可能影响内分泌,间接影响胃部健康。
2.生活方式调养
充足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年人每天建议7-8小时睡眠,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睡眠时间,一般儿童10-14小时,青少年8-10小时。良好的休息有助于胃肠黏膜修复,老年人睡眠质量可能较差,可通过营造安静舒适睡眠环境等方式保证休息。
适度运动:进行适合自身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年轻人可选择运动量稍大的运动,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选择舒缓运动。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加重身体负担。比如饭后适当散步,促进胃肠消化,但不要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3.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同人群调节方式可不同,年轻人可通过与朋友交流、培养兴趣爱好等缓解压力;老年人可通过下棋、书法等方式放松心情。长期精神压力大可能影响胃肠神经功能,导致胃炎症状加重,女性相对更易受情绪影响,需特别注意心理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