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肿瘤可引发血尿、腰痛、腹部肿块等症状,血尿因肾肿瘤侵犯血管等致无痛性肉眼血尿,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病史对其有影响;腰痛是肾肿瘤致肾包膜张力增加或侵犯周围组织神经等引起,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病史需鉴别;腹部肿块是肾肿瘤体积较大时可触及,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病史对其有相关影响。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发生肾肿瘤血尿的情况有所不同。青少年肾肿瘤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血尿需高度重视;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肾肿瘤的发病率升高,血尿可能是肾肿瘤的一个重要信号。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肾肿瘤的发生风险,进而导致血尿出现。例如,吸烟人群患肾肿瘤的概率比不吸烟者高,若吸烟人群出现无痛性血尿,更应警惕肾肿瘤。
病史:有肾脏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肾脏结石、肾炎等病史,发生肾肿瘤的风险可能增加,出现血尿时要考虑肾肿瘤的可能。
腰痛
发生机制:肾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会使肾包膜张力增加,或者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神经等引起腰痛。疼痛多为钝痛或隐痛,部位一般在腰部或上腹部。当肿瘤内出血或血块通过输尿管时,可引起剧烈的绞痛。比如,肾细胞癌患者中约有20%-40%会出现腰痛症状。
年龄因素:对于老年人,腰痛可能更容易被忽视,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存在其他腰部相关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等,但如果老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腰痛,且伴有血尿等其他症状,要考虑肾肿瘤可能;而青少年出现腰痛伴血尿等情况,肾肿瘤也是需要排查的重要疾病。
生活方式: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可能导致腰部损伤的生活方式,若在此基础上出现腰痛,需鉴别是腰部本身疾病还是肾肿瘤引起。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肾肿瘤风险,进而出现腰痛。
病史:有腰部外伤史的人群,若外伤后出现腰痛,要观察是否与肾肿瘤相关;有肾脏其他病变病史的人群,如既往肾囊肿等,肾囊肿有恶变可能,若出现腰痛变化,需警惕肾肿瘤。
腹部肿块
发生机制:当肾肿瘤体积较大时,可在腹部触摸到肿块。一般是患者自己或他人在腹部触及到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可随呼吸上下移动的肿块。例如,肾母细胞瘤多发生于儿童,腹部肿块是其常见症状之一,约1/3-1/2的患儿可触及腹部肿块。
年龄因素:儿童时期发现腹部肿块,肾母细胞瘤的可能性较大,需及时检查;成年人发现腹部肿块,肾细胞癌等肾肿瘤的可能性增加。不同年龄段肾肿瘤的病理类型有所差异,从而在腹部肿块表现上可能有一定特点。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与腹部肿块的直接关系相对不紧密,但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肾肿瘤发生,进而可能出现腹部肿块。比如肥胖、吸烟等生活方式增加肾肿瘤风险,若肥胖人群触及腹部肿块,要考虑肾肿瘤可能。
病史:有家族遗传性肾肿瘤病史的人群,如患有VHL病(vonHippel-Lindau病)等遗传性疾病的家族成员,出现腹部肿块时更应高度警惕肾肿瘤,因为这类人群肾肿瘤的发病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