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一般治疗鼓励多饮水、避免诱因及处理明确诱因;药物治疗对症处理尿路刺激症状但无特异性;手术治疗有经尿道电切术、激光手术、膀胱部分切除术,需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术后需定期膀胱镜复查及健康宣教,关注不同年龄患者差异。
一、一般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膀胱黏膜病变较局限的腺性膀胱炎患者,可采取一般治疗。比如,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通过尿液的冲刷作用,可能减少细菌等有害物质对膀胱黏膜的刺激,有助于缓解一些轻微的尿路刺激症状等。同时,要注意避免一些可能诱发膀胱炎的因素,如尽量避免长时间憋尿等不良生活方式。对于有明确诱因的患者,如存在膀胱结石、尿路梗阻等情况,需要积极处理这些诱因,去除病因后可能对腺性膀胱炎的病情控制有帮助。
二、药物治疗
目前针对腺性膀胱炎的特异性药物治疗相对有限。一些药物可能用于缓解伴随的尿路刺激症状等。例如,对于有尿频、尿急等症状的患者,可能会使用M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来缓解症状,但这些药物主要是对症处理,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腺性膀胱炎本身。在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比如儿童患者一般不优先选择此类对症药物,而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等情况。
三、手术治疗
1.经尿道电切术(TUR):这是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通过尿道将电切镜插入膀胱,利用电切环将膀胱内病变的黏膜组织切除。对于病变范围相对局限的腺性膀胱炎患者,经尿道电切术可以直接去除病变组织,术后需要定期复查膀胱镜,观察有无复发等情况。在手术过程中要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如年龄较大的患者,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耐受手术的情况。
2.激光手术: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手术也逐渐应用于腺性膀胱炎的治疗。例如,钬激光等可以精准地切除病变组织,与经尿道电切术相比,激光手术出血相对较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可能更小。但同样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来选择是否适合激光手术,对于一些特殊年龄的患者,如儿童,由于其膀胱等组织的特殊性,一般不首先考虑激光手术这种有创操作。
3.膀胱部分切除术: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多发且累及膀胱肌层等情况的患者。但这种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包括年龄、基础疾病等,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可能不太适合。
四、术后随访
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式,术后随访都非常重要。需要定期进行膀胱镜检查,观察膀胱黏膜的恢复情况以及有无复发的腺性膀胱炎病变。一般术后早期可能需要较短时间间隔的复查,如术后3-6个月进行首次膀胱镜复查,之后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复查间隔。在随访过程中,要关注不同年龄患者的恢复差异等情况,比如儿童患者术后恢复可能有其自身特点,需要特别留意其膀胱功能等方面的恢复情况。同时,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术后注意事项以及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