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肿瘤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包括麻醉相关风险(受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手术操作相关风险(有出血、周围组织器官损伤、肿瘤残留或转移等风险)、术后并发症风险(有肺部、心血管、感染等并发症及其他如肺栓塞、乳糜胸等并发症),医生会术前评估患者情况降风险,患者及家属需术前充分沟通了解风险。
一、麻醉相关风险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由于其生理结构和代谢特点,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与成年人不同,发生麻醉意外的风险相对较高,如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心率失常等情况;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对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麻醉后苏醒时间可能延长,且更容易发生心肺并发症。
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在围麻醉期的反应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患者可能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增加麻醉诱导和维持的难度;肥胖患者由于气道解剖结构改变、肺顺应性降低等,麻醉风险相对较高,如困难气道、反流误吸等风险增加。
病史方面: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在麻醉过程中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的风险增大;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麻醉后呼吸功能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增加。
二、手术操作相关风险
出血风险:手术中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出血,尤其是大血管损伤时,会迅速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对于靠近大血管的肺部肿瘤,如靠近肺动脉、肺静脉的肿瘤,手术中血管损伤的风险较高。
周围组织器官损伤风险:可能损伤气管、支气管、心脏、食管等周围组织器官。例如,损伤气管支气管可能导致术后漏气、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损伤食管可能引起食管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
肿瘤残留或转移相关风险:手术有可能未能完全切除肿瘤组织,导致肿瘤残留,术后肿瘤复发的风险增加;另外,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造成肿瘤细胞播散,增加肿瘤转移的风险。
三、术后并发症风险
肺部并发症:常见的有肺炎、肺不张、呼吸衰竭等。肺炎是由于术后患者呼吸功能受限,呼吸道分泌物引流不畅等原因引起;肺不张是因为肺泡塌陷,影响气体交换;呼吸衰竭则是在上述肺部并发症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导致患者氧合障碍和通气功能不足。
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术后患者由于疼痛、应激反应等因素,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对于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创伤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引发心肌梗死。
感染风险: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纵隔感染等。切口感染与手术操作中的无菌原则执行情况、患者自身营养状况等有关;肺部感染如前文所述,与呼吸道分泌物引流不畅等相关;纵隔感染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
其他并发症:如肺栓塞,是由于术后患者活动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血管引起栓塞;还有可能出现乳糜胸,多是手术中损伤胸导管所致。
肺部肿瘤手术的风险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医生会在手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降低手术风险,患者及家属也需要在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相关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