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炎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发的睾丸炎症性疾病,有感染和非感染病因,临床表现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及相应体征,诊断靠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分一般、药物和手术治疗,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病因
1.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常见的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多由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精囊炎等蔓延所致。例如,尿道炎的细菌可通过输精管逆行感染睾丸;
病毒感染: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该病毒可通过血液循环侵犯睾丸,多见于流行性腮腺炎病程中或病后,青春期后的男性患流行性腮腺炎后并发睾丸炎的概率约为20%-30%。
2.非感染因素:外伤、过度性生活、长时间久坐等也可能引发睾丸炎,但相对较少见。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局部症状:患侧睾丸肿胀、疼痛,疼痛可放射至阴囊、腹股沟及下腹部。例如,急性睾丸炎患者睾丸迅速肿大,疼痛明显,可伴有阴囊皮肤红肿;慢性睾丸炎则表现为睾丸隐痛、坠胀感;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如急性细菌性睾丸炎患者常伴有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
2.体征:睾丸触痛明显,质地变硬,有的患者可摸到肿大的附睾,与睾丸界限不清等。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检查睾丸的大小、质地、有无压痛等情况。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急性细菌性睾丸炎患者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病原学检查:取尿道分泌物、精液、血液等进行细菌培养或病毒检测,以明确病原体类型。例如,怀疑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睾丸炎,可检测血清中腮腺炎病毒抗体;
3.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可帮助医生观察睾丸的形态、结构及血流情况,有助于鉴别睾丸炎与睾丸扭转、睾丸肿瘤等疾病。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患病期间应注意休息,抬高阴囊,局部冷敷或热敷可缓解疼痛等症状。例如,急性睾丸炎早期可冷敷减轻肿胀疼痛,慢性期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2.药物治疗: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如细菌感染引起的睾丸炎,可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等;病毒感染引起的睾丸炎,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可使用抗病毒药物;
3.手术治疗:对于形成脓肿的患者,需进行手术切开引流。
五、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睾丸炎多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患流行性腮腺炎后的情况,若出现睾丸肿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注意药物的使用需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年龄等进行调整,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2.青壮年:青壮年是睾丸炎的高发人群,多与性生活不节制、久坐等生活方式有关。青壮年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性生活,避免长时间久坐,若有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应及时治疗,防止感染蔓延至睾丸;
3.老年人群:老年人群患睾丸炎可能与机体免疫力下降、前列腺增生等因素有关。老年患者在治疗时需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用药需谨慎,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