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胃炎是胃黏膜和肠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症状表现多样(消化系统有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全身有乏力、消瘦等)、病程迁延(易反复,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受生活方式和基础病史影响)以及内镜下胃和肠黏膜有充血、水肿等表现、病理上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及腺体不同程度改变等特征,不同年龄段人群在各方面表现可能存在差异。
一、症状表现
消化系统症状:
腹痛:多为隐痛、胀痛等,疼痛部位不固定,部分患者可位于上腹部或脐周,疼痛程度不一,一般可忍受,进食后可能加重或无明显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述不清,常以哭闹等方式提示腹部不适;老年人对疼痛敏感度可能降低,症状相对不典型。
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为稀便、糊状便等,频率不等,有的患者每天数次,有的则间隔时间较长但仍多于正常排便频率。长期腹泻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长发育(儿童)或身体机能(老年人),儿童可能出现体重不增、发育迟缓等情况,老年人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腹胀:腹部有饱胀感,进食后易加重,可能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进食量,对各年龄段人群的营养摄入都有影响,儿童可能因腹胀而减少进食,进而影响生长所需营养,老年人可能因腹胀导致进食过少,引发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恶心、呕吐:偶尔或反复出现恶心,严重时可伴有呕吐,儿童呕吐可能更频繁,且容易出现脱水等情况,需要特别关注补液等处理;老年人呕吐后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等问题。
全身症状:
乏力:患者常感觉身体疲倦、没力气,影响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各年龄段均可出现,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老年人可能影响其日常起居活动。
消瘦:长期慢性肠胃炎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会引起体重下降、消瘦,儿童长期消瘦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低于正常同龄儿童;老年人消瘦可能加重机体衰弱,增加感染等风险。
二、病程特点
病程迁延:病情容易反复,病程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病程可能有差异,比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的人群可能病程更容易迁延不愈,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持续影响胃肠功能。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慢性肠胃炎可能更难控制,因为基础病会影响整体身体状况和胃肠的恢复。
三、内镜及病理表现
内镜下表现:
胃部:胃黏膜可呈现充血、水肿,色泽可能发红,有斑点状或片状的糜烂,胃黏膜皱襞可能增粗或变平,不同年龄人群内镜下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内镜检查相对复杂,需要更谨慎操作,老年人可能因胃肠道蠕动等功能减退,内镜观察时需要注意操作手法。
肠道:肠黏膜可见充血、水肿,血管纹理模糊,有的可能有散在的糜烂或溃疡,结肠部位可能可见黏膜粗糙等表现,儿童肠道黏膜相对娇嫩,内镜检查时要注意避免损伤;老年人肠道可能存在生理性退变,内镜下表现可能更易出现一些老年性改变。
病理表现:胃黏膜或肠黏膜组织学检查可见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如淋巴细胞、浆细胞等,腺体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增生等改变,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病理改变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和病程长短等因素有所不同,儿童的胃肠黏膜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慢性炎症持续存在也会影响腺体等的正常发育;老年人腺体萎缩等退行性改变可能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