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劳累、戒烟限酒)和饮食(少食多餐、选易消化营养食物、避刺激性食物);药物治疗有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H受体拮抗剂,保护胃黏膜的硫糖铝、枸橼酸铋钾,还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时的四联根除治疗;手术治疗用于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量出血、急性穿孔等情况,方式有胃大部切除术等,不同患者情况各异。
一、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均需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比如成年人应尽量保证7-8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同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因为劳累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另外,戒烟限酒也非常重要,吸烟会影响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血液供应,还会导致幽门螺杆菌不易被根除;过量饮酒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加重溃疡病情。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熬夜、吸烟酗酒者,需着重强调纠正这些行为对溃疡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性。
饮食调整:患者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溃疡症状。例如,辣椒会刺激胃黏膜,促使胃酸分泌增加,不利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不同年龄的患者在饮食选择上也有差异,儿童患者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影响消化的零食;老年患者则需注意食物的软硬度,防止难以消化。
二、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PPI):此类药物能高效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溃疡的常用药物。如艾司奥美拉唑等,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的最后一步酶(质子泵)来发挥作用,可有效降低胃酸水平,促进溃疡愈合。
H受体拮抗剂:像雷尼替丁等,能竞争性阻断组胺H受体,减少胃酸分泌,对溃疡的愈合也有一定帮助,但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相对PPI较弱。
保护胃黏膜药物:例如硫糖铝,它可以在胃内形成保护膜,覆盖在溃疡面上,阻止胃酸、胃蛋白酶等对溃疡面的进一步侵蚀,促进溃疡愈合。还有枸橼酸铋钾,除了有保护胃黏膜作用外,还能抑制幽门螺杆菌。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如果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约60%-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50%-70%的胃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则需要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的四联疗法,如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一般疗程为10-14天。不同年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需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需谨慎选择,避免使用对儿童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三、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当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如大量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急性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胃溃疡疑有癌变等情况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大量出血时,患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甚至休克等症状,经积极内科止血等治疗无效时需手术止血;急性穿孔时,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腹痛、板状腹等表现,需紧急手术修补穿孔。
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胃大部切除术等。胃大部切除术是切除大部分胃组织,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促进溃疡愈合。但手术会对患者的消化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不同,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需要更精心的护理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