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与正常位置胎盘有诸多差异。定义与位置上,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胎盘位置低于胎先露部,而后置胎盘非规范术语,正常胎盘附着于子宫体部正常位置;临床表现上,前置胎盘有孕晚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正常位置胎盘无此情况;超声检查特点不同,前置胎盘胎盘位置低且有不同分型,正常位置胎盘位置正常;对妊娠结局及处理影响有别,前置胎盘风险高需综合处理,正常位置胎盘影响相对小;特殊人群中,高龄、有宫腔操作史、多胎妊娠者前置胎盘风险增加,需不同应对。
一、定义与位置差异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而后置胎盘并不是一个医学上规范的术语,通常所说的胎盘正常位置是附着于子宫体部的后壁、前壁或侧壁等,正常位置胎盘不会像前置胎盘那样位置异常靠近或覆盖宫颈内口。
二、临床表现差异
前置胎盘:主要症状是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例如,部分患者可能在孕晚期突然出现阴道流血,量可多可少,初次流血量一般不多,偶尔也有第一次出血就很汹涌的情况,这是因为胎盘附着位置异常,子宫下段逐渐伸展,导致胎盘与子宫壁错位分离而引起出血。这种出血情况可能会反复发生,对孕妇和胎儿都有一定风险,如可能导致孕妇贫血、感染,胎儿可能出现缺氧等情况。
正常位置胎盘(非前置胎盘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孕晚期无诱因、无痛性阴道流血情况,在孕期通常较为稳定。
三、超声检查特点
前置胎盘:通过超声检查可清晰看到胎盘位置低于胎先露部,胎盘下缘距离宫颈内口较近,甚至覆盖宫颈内口。根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可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宫颈内口全被胎盘覆盖)、部分性前置胎盘(宫颈内口部分被胎盘覆盖)、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下缘附着于宫颈内口边缘)和低置胎盘(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距离小于20mm但未达到宫颈内口)。
正常位置胎盘:超声下胎盘附着于子宫体部的正常位置,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有一定安全距离,不在异常低的位置。
四、对妊娠结局及处理的影响
前置胎盘:由于胎盘位置异常,在孕期可能出现反复出血,增加孕妇贫血、感染、产后出血等风险,对胎儿可能导致生长受限、缺氧等。在处理上,需要根据孕周、出血情况、胎盘类型等综合判断,如孕晚期有出血情况需住院观察,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剖宫产等。
正常位置胎盘:一般对妊娠结局影响相对较小,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相对较顺利,但也需要常规进行产前检查监测胎盘情况等,在分娩时根据产程进展等正常处理即可,但也需要关注产程中有无异常情况出现。
五、特殊人群情况考虑
孕妇年龄:高龄孕妇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相对可能更高一些,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子宫蜕膜血管等可能发生变化,影响胎盘正常着床位置。对于高龄孕妇合并前置胎盘,需要更密切监测孕期情况,加强产前检查频率,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有过宫腔操作史人群:比如有过人工流产、刮宫等宫腔操作的女性,发生前置胎盘的概率可能增加,因为宫腔操作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导致胎盘为了摄取足够营养而附着位置异常。这类人群在孕期更要重视超声检查,早期发现前置胎盘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孕期管理和分娩方式选择。
多胎妊娠人群:多胎妊娠时胎盘面积相对较大,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也会增加,需要更严密监测胎盘位置等情况,在孕期和分娩时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出血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