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饮食、生活起居、推拿、运动等方面调理小孩脾胃,饮食要选择合适食物、规律进食;保证睡眠、注意腹部保暖;摩腹、捏脊推拿;选适合运动;婴儿、幼儿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饮食调理
1.食物选择
谷物类:小米、山药等是不错的选择,小米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山药能益气健脾,可将小米煮成粥,或把山药做成泥状给小孩食用。对于1岁以上的小孩,还可以适量添加在米饭中。
蔬菜类: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健脾,可做成胡萝卜泥;南瓜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可蒸煮后给小孩吃。
水果类:苹果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将苹果蒸熟后给小孩食用,1岁以内的小孩可以喝苹果泥榨成的汁,较大的小孩则直接吃蒸熟的苹果块。
2.饮食规律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小孩的胃容量较小,每餐食量不宜过多,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一般3-4小时进食一次,每餐保持七八分饱即可。比如早餐可以是一碗小米粥搭配半个蒸苹果,上午10点左右可以吃一些水果干,午餐是山药米饭搭配胡萝卜炒瘦肉(瘦肉要切碎),下午3点左右喝一些南瓜粥,晚餐和午餐类似但量可适当减少。
二、生活起居调理
1.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小孩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要求越高,新生儿一般每天需要睡16-20小时,1-3岁小孩每天需睡12-14小时。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温度适宜(20-25℃左右)、光线柔和,让小孩在舒适的环境中入睡,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因为在睡眠状态下,身体的气血运行等处于调整状态,利于脾胃的养护。
2.保暖
注意腹部保暖,小孩的脾胃容易受寒,尤其是腹部,要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及时给小孩增添衣物,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防止腹部着凉,以免引起脾胃功能紊乱,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比如在春秋季节,夜间气温较低时,要给小孩穿上肚兜或者盖好厚一点的被子盖住腹部。
三、推拿调理
1.摩腹
让小孩仰卧,家长用手掌轻轻按摩小孩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摩腹可以促进小孩的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一般从小孩3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尝试,不过力度要适中,以小孩腹部微微发热为宜。
2.捏脊
让小孩趴在床上,家长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从小孩的尾骨处开始,沿着脊柱两侧向上捏起皮肤,一直捏到颈部的大椎穴,每次捏3-5遍,每天可进行1-2次。捏脊能够调节小孩的脏腑功能,对脾胃虚弱有很好的调理作用,一般小孩从出生后就可以尝试,但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弄痛小孩。
四、运动调理
1.适合的运动
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孩,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被动运动,比如家长帮助小孩做屈伸腿部的运动,类似蹬自行车的动作,每次做10-15分钟,每天2-3次;稍大一点的小孩可以进行散步等运动,每天散步时间可以在30分钟左右,选择在饭后1小时左右进行,避免刚吃完饭就运动。运动可以促进小孩的气血流通,增强脾胃的功能,但要注意根据小孩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造成小孩疲劳。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婴儿,在进行饮食调理时要注意食物的细腻程度和卫生情况,确保食材新鲜无污染;幼儿在进行推拿和运动时要密切观察其反应,如有不适要立即停止相应操作。同时,不同年龄段的小孩在调理过程中要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进行个性化调整,比如幼儿开始添加辅食后要逐步引入各种食物,观察小孩的适应情况,避免出现食物过敏等情况影响脾胃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