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破裂导致气胸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胸腔闭式引流术、手术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保守治疗适用于气胸量少等情况,需绝对卧床休息、吸氧等;气胸量大等情况用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气体使肺复张;反复气胸等情况需手术治疗;儿童患者治疗要密切监测、加强看护等,老年患者要考虑基础疾病、评估心肺功能等。
一、保守治疗
1.适应情况:若肺泡破裂导致的气胸气量较少,如气胸量占单侧胸腔容积20%以下,且患者没有明显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可考虑保守治疗。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若肺泡破裂程度较轻,首先尝试保守治疗,因为儿童身体处于发育阶段,尽量避免有创操作。对于有基础疾病且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也可先进行保守治疗。
2.具体措施: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以降低肺活动度,促进破裂肺泡自行修复。同时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给予吸氧治疗,提高血氧分压,一般吸氧流量可为2-5L/min,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调整。密切观察气胸进展情况,通过胸部X线或胸部CT等检查评估气胸量变化。
二、胸腔闭式引流术
1.适应情况:当肺泡破裂导致的气胸气量较大,如气胸量占单侧胸腔容积20%以上,患者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时,需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于青壮年患者,若气胸量较多,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患者,当气胸发生时,若气胸量进行性增加,也应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2.操作及原理:在胸部选定合适部位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将胸腔内的气体引流出来,使肺复张。通过引流管持续引流,可排出胸腔内的积气,减轻肺组织受压,让破裂的肺泡有机会愈合。术后要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等情况,一般引流气体时,当引流瓶中无气体排出,经胸部X线等检查证实肺已复张后,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三、手术治疗
1.适应情况:如果肺泡破裂反复发生气胸,或者存在肺大疱等明显导致肺泡破裂的结构性病变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年龄较大且肺功能较差但反复发生气胸的患者,若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可考虑手术。对于有明确肺大疱的患者,如肺大疱直径大于2cm,或肺大疱位于肺尖等易破裂部位,可通过手术切除肺大疱,从根本上解决肺泡破裂的问题。
2.手术方式:常用的手术方式有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等。胸腔镜手术创伤较小,恢复较快。手术中会仔细探查肺部,找到破裂肺泡或肺大疱的部位,进行切除或修复,以防止再次发生肺泡破裂导致气胸。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切口恢复情况等,加强营养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肺泡破裂导致气胸时,由于儿童胸廓弹性较好,气胸症状可能不典型,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密切监测。保守治疗时要特别注意休息的管理,因为儿童活泼好动,需要家长加强看护,避免儿童过度活动。胸腔闭式引流术时,要选择合适的引流管型号,操作要更加轻柔,减少对儿童胸腔的刺激。术后要注意切口的护理,防止感染,同时关注儿童的肺功能恢复情况,因为儿童肺还在发育中,肺功能恢复对其未来健康很重要。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肺泡破裂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基础疾病,如很多老年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等。保守治疗时,吸氧要注意控制氧浓度,避免高浓度吸氧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胸腔闭式引流术或手术时,要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耐受性,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要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如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等,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