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是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的现象,有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两种表现形式,其常见原因包括泌尿系统疾病(如肾小球疾病、感染性疾病、结石、肿瘤)、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其他因素(如药物副作用、剧烈运动),伴有疼痛、水肿、蛋白尿等不同伴随症状时意义不同,发现血尿应及时就医,儿童血尿家长要重视,需进行详细问诊和检查明确病因以针对性治疗。
血尿的表现形式
肉眼血尿
尿液外观呈洗肉水样、血色或有血凝块等。例如,当出血量较多时,尿液会明显变红,肉眼即可观察到异常。
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肉眼血尿可能因先天泌尿系统畸形等原因,如先天性肾积水、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等导致,家长需格外关注孩子尿液颜色变化。
镜下血尿
通过显微镜检查才能发现尿液中存在红细胞。很多时候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尿液时偶然发现。对于无症状的镜下血尿,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如青少年镜下血尿可能与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相关,需要详细检查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来评估。
引起血尿的常见原因
泌尿系统疾病
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在儿童中,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较为常见,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后1-3周,除了血尿外,常伴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成人慢性肾小球肾炎则病情迁延,可逐渐进展为肾功能不全。
感染性疾病: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感染。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尿道短且直,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出现血尿的同时,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会损伤尿路黏膜引起出血。例如,肾结石患者可能在活动后出现腰腹部疼痛并伴有血尿,疼痛可向会阴部放射。
肿瘤:肾肿瘤、膀胱肿瘤等。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无痛性肉眼血尿是泌尿系统肿瘤的重要信号,如膀胱肿瘤,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无痛性血尿,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
全身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身体多部位出血,泌尿系统也可能受累出现血尿。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除了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外,尿液检查可发现红细胞增多。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病原体毒素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血尿。
其他因素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磺胺类抗生素等可能引起血尿。长期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尿液情况。
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一过性镜下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这是因为剧烈运动导致肾脏血管痉挛或损伤等原因引起,一般休息后可逐渐缓解。
血尿的伴随症状及意义
伴有疼痛
肾绞痛:常见于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疼痛剧烈,可向会阴部放射,同时伴有血尿,是结石移动损伤尿路黏膜的典型表现。
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同时可伴有血尿,是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导致的。
伴有水肿
可见于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除了血尿外,常伴有眼睑、颜面等部位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
伴有蛋白尿
提示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等,蛋白尿的量和血尿的程度可能与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血尿的就医建议
一旦发现血尿,无论肉眼血尿还是镜下血尿,都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进行详细的问诊和检查;对于儿童血尿,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到儿科就诊,进行全面的泌尿系统检查,如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等,必要时还可能进行肾功能检查、肾盂造影等进一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