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潴留症状包括尿液无法排出,因尿道梗阻或膀胱功能障碍致尿液积于膀胱;膀胱区胀痛且可放射,下腹部隆起因膀胱充盈肿大;还会恶心呕吐,由膀胱胀痛刺激盆腔神经引发。慢性尿潴留症状有排尿不畅,源于尿道梗阻或逼尿肌功能减退;尿频尿急,因膀胱残余尿致有效容量减少及黏膜受刺激;充溢性尿失禁,因膀胱过度充盈逼尿肌失能;还可能有肾功能损害表现,因长期尿潴留致肾积水。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尤其是患前列腺增生者高发,应定期检查、避免憋尿保暖;孕妇孕期因子宫压迫等可能尿潴留,症状不缓解需就医;儿童尿潴留少见,多因先天畸形等,就医时要安抚情绪;有泌尿系统疾病史者风险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并注意卫生。
一、急性尿潴留症状
1.尿液无法排出:患者有强烈尿意,但无论怎样用力,尿液都无法从尿道排出。这是因为尿道梗阻或膀胱功能障碍,导致尿液在膀胱内积聚,无法顺利通过尿道。例如,前列腺增生导致尿道狭窄,阻碍尿液流出。
2.膀胱区胀痛:膀胱因尿液不断积聚而充盈扩张,引起膀胱区明显胀痛。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这种胀痛可向会阴部、阴茎或下腹部放射。
3.下腹部隆起:随着膀胱内尿液增多,下腹部可出现隆起,触摸时可感觉到肿大的膀胱,质地较硬。可通过触诊明确隆起范围及膀胱大小。
4.恶心呕吐:因膀胱胀痛刺激盆腔神经,可反射性引起胃肠道反应,导致恶心、呕吐。这种胃肠道症状并非消化系统本身疾病所致,而是急性尿潴留引发的伴随症状。
二、慢性尿潴留症状
1.排尿不畅:患者排尿时尿流不畅,表现为尿线变细、射程缩短、排尿时间延长等。这是由于长期存在尿道梗阻或膀胱逼尿肌功能逐渐减退,导致尿液排出动力不足。比如,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因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异常,使得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出现排尿不畅。
2.尿频、尿急:膀胱内长期有残余尿液,膀胱有效容量减少,导致尿频,即排尿次数增多。同时,因膀胱黏膜受刺激,可出现尿急症状,有尿意时需尽快排尿,难以控制。
3.充溢性尿失禁:当膀胱内尿液充盈到一定程度,超过尿道阻力时,尿液会不自主地从尿道溢出,类似尿失禁表现。这是因为膀胱过度充盈,逼尿肌失去正常收缩能力,只能依靠膀胱内压力被动排尿。
4.肾功能损害表现:长期慢性尿潴留若未得到有效治疗,会导致膀胱内压力持续升高,尿液反流至输尿管、肾盂,引起肾积水,进而损害肾功能。患者可能出现腰部胀痛、乏力、食欲不振、水肿等肾功能损害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是尿潴留的高发人群,尤其是患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逐渐增大,易压迫尿道导致尿潴留。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包括前列腺超声、残余尿量测定等,以便早期发现问题。日常生活中,避免长时间憋尿,注意保暖,因为寒冷刺激可能加重前列腺充血,诱发尿潴留。
2.孕妇:孕期因子宫增大压迫膀胱和尿道,以及体内激素变化影响膀胱功能,可能出现尿潴留。孕妇发生尿潴留时,不要过度紧张。可尝试改变体位,如从卧位改为坐位或站立位,看是否能促进排尿。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影响胎儿健康。
3.儿童:儿童出现尿潴留相对少见,多因先天性尿道畸形、尿道结石等原因引起。家长若发现孩子排尿异常,如排尿困难、哭闹不安等,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安抚孩子情绪,因为陌生环境和治疗操作可能使孩子恐惧,加重病情。避免给儿童使用成人药物,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
4.有泌尿系统疾病史者:如曾患尿道炎、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的人群,因尿道或膀胱功能已受损,发生尿潴留的风险增加。这类人群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按照医嘱定期复查。日常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女性,要保持会阴部清洁,减少泌尿系统感染机会,降低尿潴留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