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息肉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十二指肠息肉分为腺瘤性、炎性和增生性等类型,遗传、炎症刺激、生活方式、年龄等可致其发生,无症状者多在检查时发现,有症状者可出现上腹不适等表现,胃镜是主要诊断方法,治疗有内镜下治疗和随访观察等,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病史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分类

十二指肠息肉是指十二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赘生物,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不同类型。腺瘤性息肉被认为有一定的癌变倾向,属于肿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相对恶变风险较低,多与局部炎症刺激等因素相关。

二、病因

1.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综合征可能增加十二指肠息肉的发生风险,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这类患者往往有家族遗传背景,基因的突变或异常导致肠道黏膜容易出现息肉样病变。

2.炎症刺激: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炎症,如十二指肠溃疡反复发作,长期的炎症刺激可使黏膜上皮过度增生,进而形成息肉。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十二指肠炎症,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可能促进息肉的形成。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酗酒,以及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等,可能会影响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加十二指肠息肉的发病几率。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和酒精的刺激都可能损伤十二指肠黏膜,而不良的饮食结构会使肠道内环境失衡,不利于黏膜的正常修复和维持。

4.年龄因素: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十二指肠黏膜的代谢和修复能力逐渐下降,发生息肉的可能性相对增加。中老年人相对年轻人更容易出现十二指肠息肉。

三、临床表现

1.无症状:很多十二指肠息肉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是在进行胃镜检查等其他检查时偶然发现。

2.有症状时的表现:当息肉较大或引起梗阻等情况时,可能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息肉表面糜烂、出血,还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呕血等。

四、诊断方法

1.胃镜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息肉的主要方法,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到十二指肠黏膜的情况,清晰地看到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等,并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息肉的性质,这对于判断息肉是良性还是有癌变倾向等非常关键。

2.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等检查,有时也可辅助诊断十二指肠息肉,能了解息肉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但不如胃镜直观和准确。

五、治疗原则

1.内镜下治疗:对于较小的、良性的十二指肠息肉,多采用内镜下治疗,如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等。通过内镜将息肉切除,创伤小,恢复快。如果是腺瘤性息肉,更需要及时内镜下处理,以防止其发生癌变。

2.随访观察:对于一些较小的、良性可能性大且无明显症状的息肉,可定期进行胃镜随访观察,监测息肉的变化情况。如果息肉没有明显变化或继续增大等,则考虑进一步治疗。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十二指肠息肉相对较少见,若儿童出现相关症状怀疑十二指肠息肉时,需谨慎进行检查和治疗。胃镜检查应选择合适型号的内镜,操作要轻柔,避免对儿童消化道造成损伤。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以儿童的舒适度和安全为首要原则,优先考虑非手术等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方式,若需要手术等干预,要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诊断十二指肠息肉时要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进行胃镜检查等操作时要注意老年人的心肺功能等情况。治疗方面,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内镜下治疗要评估老年人的凝血功能等,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凝血功能相对较差等情况,治疗后要密切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

3.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等人群,在发生十二指肠息肉时,要同时考虑基础疾病与息肉的相互影响。比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在治疗十二指肠息肉的同时,往往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以促进十二指肠黏膜的修复,降低息肉复发等风险。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增生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又称化生性息肉,多发生在直肠,多数40岁以后发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息肉的数目虽多,但无明显的症状,偶有大便带鲜血。镜下可见息肉体积小、均等、表面光滑、蒂短。本病无癌变倾向。目前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有哪些十二指肠疾病
李保双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疾病包括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息肉、十二指肠癌等。 1、十二指肠炎 十二指肠炎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前者大多与饮食不洁、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后者则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刺激等因素有关。 2、十二指肠息肉 十二指肠息肉是起源于黏膜上皮组织的良性病变,具体病因尚不明确,部分研究表明通常和遗传因
十二指肠球部粘膜隆起如何治疗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球部粘膜隆起可能是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息肉、十二指肠癌等原因导致的,可以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十二指肠炎 避免或限制摄入可能刺激胃肠道的食物,杜绝饮用浓咖啡、含有酒精的饮料,以免损伤肠道黏膜。要改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释放压力,有利于病情恢复。 2、十二指肠息肉 对于比较小的十二指肠息肉,
十二指肠降部隆起是恶性几率大吗
李保双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降部隆起是恶性的概率一般较小,但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十二指肠降部隆起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通常与良性病变有关,如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息肉、十二指肠囊肿、间质瘤等,而少数情况下可能是恶性疾病导致的,概率大概在5%~10%之间,通常和十二指肠癌、平滑肌肉瘤或其他转移性肿瘤等有关。但是,受
十二指肠息肉原因
李保双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息肉的病因还没有确切的结论,一般情况下和遗传、炎症刺激以及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 1、遗传 十二指肠息肉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家族中有十二指肠息肉病史的人患病几率较高。 2、炎症刺激 十二指肠若受到幽门螺杆菌的侵袭,可导致十二指肠黏膜损伤,引起黏膜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息肉。 3、胆汁反流 胆汁
十二指肠息肉会不会有癌变
李保双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息肉是不是会癌变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十二指肠息肉是起源于胃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组织的良性肿瘤,该病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患者往往是在检查中偶然发现。临床上,可将其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纤维样息肉等,一般增生性息肉、炎性纤维样息肉属于良性,不会出现癌变现象。但是,腺瘤性息肉可能存
十二指肠息肉会发生癌变吗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息肉是不是会发生癌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若十二指肠息肉的体积较小,数量较少,且没有导致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并及时通过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外科开放手术等方式将其切除,一般是不会出现癌变的。但是若患者的息肉数量较多,体积较大,常会导致腹泻、腹痛、便血等不适症状,患者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导致病情反
十二指肠息肉如何治疗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息肉通常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在平时需避免抽烟、喝酒,以免对十二指肠造成刺激,使病情加重。 2、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消化不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盐酸伊托必利片、六味安消胶囊等药物,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改善症状。 3、手术治
十二指肠息肉原因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息肉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炎症刺激以及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 1、遗传 十二指肠息肉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家族中有十二指肠息肉病史的人患病几率较高。 2、炎症刺激 十二指肠若受到幽门螺杆菌的侵袭,可导致十二指肠黏膜损伤,引起黏膜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息肉。 3、胆汁反流 胆汁反流可反复刺激
十二指肠息肉有哪些治疗方法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息肉患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来处理。 1、一般治疗 对于增生性、炎性息肉,在体积较小、无癌变风险的情况下,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定期随访复查即可。患者平时需要清淡规律饮食,忌烟忌酒,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 2、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十二指肠息肉体积较大,还可以做手术
十二指肠息肉怎么办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息肉可以通过一般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来处理。 1、一般治疗 对于体积较小的增生性、炎性息肉,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患者平时需要清淡规律饮食,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宜暴饮暴食。 2、手术治疗 患者可以做手术,比如内镜下切除术、外科手术等进行治疗。 3、药物治疗 患者术后可以在医生指
肠息肉怎么治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患者肠道存在慢性炎症,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还可遵医嘱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改善肠道功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肠炎得到有效控制,结肠息肉也会逐渐消失。2.腺瘤样息肉如果是腺瘤样息肉,
肠息肉术后黑便怎么回事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黑便可能是陈旧性出血、新鲜出血、饮食干扰、上消化道出血等导致的。1.陈旧性出血如果患者术后很快出现黑便,量不大,可能是因为治疗过程中,有少量出血,在肠道内积聚,通过细菌对血进行分解,出现黑色粪便,即为陈旧性出血。2.新鲜出血进行结肠息肉手术,创面较大,可能需要采用金属夹进行闭合创面。如果金属夹过早脱落、出现新糜烂、术后创面有渗
肠息肉会癌变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是否会发生癌变,主要是看结肠息肉属于什么性质。如果是增生性、炎性的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样息肉,容易发生癌变。肠癌与腺瘤的癌变有密切关系,在腺瘤样息肉里,比如家族性息肉病、以息肉病为突出表现的林奇综合征、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这些腺瘤也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肠息肉手术要住院几天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肠息肉手术需要住一周左右可以出院。住院前一至两天需要抽血化验,了解是否存在出血风险。另外,排查有没有传染病,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以后开始做手术,常规手术如果没有并发症,两三天以后可以顺利出院,但是如果有并发症,比如出现肠穿孔或者感染,住院时间会长,至少也要半个月左右。
乙状结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长出了一些肉瘤样的物质,而造成这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造成。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乙状结肠息肉一般没有太多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多发乙状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切除,但乙状结肠息肉很少会发展为肠癌。
肠息肉癌变的几率大吗
陈冰 副主任医师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三甲
肠息肉癌变几率需要根据具体类型来确定,增生性息肉和炎症刺激性息肉癌变几率相对比较小,而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癌变几率相对要高一些。如果在直肠检查过程中发现有息肉存在,原则上还是需要进行早期切除,虽然结肠息肉为良性病变,但是如果长时间反复刺激或者摩擦,癌变几率会明显增高,术后还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期复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