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结石是睑结膜上由上皮细胞堆积和粘液浓缩压入变性形成的多发性坚硬黄点,其常见症状包括异物感(眼结石突出刺激角膜结膜致)、眼部摩擦感(结石表面不光滑与眼睑眼球摩擦致)、眼部充血(结石刺激引起结膜炎症致血管扩张)、畏光(结石引起炎症使眼睛对光线敏感致),其他相关表现有眼部分泌物增多(结石致结膜炎症刺激分泌增多)、视力轻度下降(长期不处理结石刺激角膜致)。
一、眼结石的定义
眼结石是在睑结膜上的多发性坚硬的黄点,是上皮细胞堆积和粘液浓缩压入的变性产物,实为结膜凝集物。
二、眼结石的常见症状
1.异物感
产生机制:眼结石突出于结膜表面时,会刺激角膜和结膜,导致患者感觉眼睛里有异物,就像有沙子等东西摩擦眼睛一样。这种异物感会比较明显,尤其是在眨眼或者眼球转动时,症状可能会更加突出。例如,长期用眼过度或者有眼部慢性炎症的患者,眼结石引起的异物感可能会持续存在,影响患者的日常用眼体验。
与年龄、生活方式的关系:对于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由于眼部的摩擦等因素,更容易出现眼结石相关的异物感。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出现眼结石,但相对来说,中老年人由于眼部的退行性变化等因素,出现眼结石的概率可能会略有不同,但异物感的表现基本相似。
2.眼部摩擦感
产生机制:眼结石表面不光滑,当眼睑开合时,结石会与眼睑和眼球不断摩擦,从而产生明显的摩擦感。就如同两个粗糙的物体相互摩擦一样,这种摩擦感会让患者感觉眼部不适,并且可能会导致眼部的轻度疼痛。例如,患有慢性结膜炎的患者,本身眼部的炎症环境就容易促使眼结石的形成,而眼结石形成后又会加重眼部的摩擦感。
与病史的关系:有眼部慢性炎症病史的患者,如长期患有沙眼等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眼结石以及相应的眼部摩擦感。因为慢性炎症会改变眼部的微环境,使得结膜上皮细胞容易堆积形成眼结石。
3.眼部充血
产生机制:由于眼结石对结膜的刺激,会引起结膜的炎症反应,导致结膜血管扩张,从而出现眼部充血的表现。眼部充血可表现为白眼球部分发红,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例如,眼结石较大且突出明显时,对结膜的刺激更强烈,眼部充血可能会相对更明显。
与年龄、生活方式的关系:青少年如果长期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容易出现眼部疲劳,进而可能诱发眼部充血等症状,而眼结石也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并加重眼部充血的情况。对于不同性别来说,眼部充血的表现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生活方式对其影响类似。
4.畏光
产生机制:眼结石引起眼部的炎症反应,会使眼睛对光线变得敏感,出现畏光的症状。当遇到光线照射时,患者会不自觉地闭眼或者感到眼睛刺痛等不适。例如,在明亮的环境中,患有眼结石的患者可能会比正常人更难以适应光线,出现畏光表现。
与病史的关系:有眼部感染病史的患者,在感染没有完全控制的情况下,眼结石可能会合并出现,并且更容易出现畏光等症状。因为眼部感染会加重眼部的炎症状态,进而影响眼睛对光线的适应能力。
三、眼结石的其他相关表现
1.眼部分泌物增多
产生机制:眼结石导致结膜炎症,会刺激结膜杯状细胞等分泌更多的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患者会发现眼部有较多的眼屎样物质,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时,眼部可能会被分泌物粘连。例如,眼结石合并细菌性感染时,眼部分泌物可能会呈现脓性,量也会增多。
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的人群,眼部更容易受到刺激,从而增加眼结石出现以及眼部分泌物增多的风险。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的人,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也容易出现眼部炎症,导致眼部分泌物增多和眼结石相关症状。
2.视力轻度下降
产生机制:如果眼结石长期不处理,持续刺激角膜,可能会引起角膜的损伤,进而影响视力。例如,眼结石导致角膜出现小的擦伤或者炎症,会使角膜的透明度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视力轻度下降。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一般眼结石早期如果及时处理,对视力的影响较小。
与年龄的关系:老年人由于眼部的调节能力和修复能力相对较弱,如果出现眼结石,相对年轻人来说,更有可能因为眼结石对角膜的长期刺激而导致视力轻度下降。而儿童出现眼结石导致视力下降的情况非常罕见,但如果有先天性眼部异常等病史,也需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