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包括典型症状(上腹部疼痛、反酸与烧心、嗳气)、伴随症状(恶心与呕吐、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特殊人群症状特点(老年人症状不典型,以非特异性症状为主且并发症发生率高;儿童症状与成人不同,易被误诊),以及并发症相关症状(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严重时有失血性休克表现;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需紧急手术;幽门梗阻表现为上腹部胀痛、呕吐隔夜宿食,反复发作可能需要手术)。
一、典型症状表现
1.上腹部疼痛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最常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部位多位于中上腹或脐上方偏右处,疼痛性质多为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呈周期性发作,与进食关系密切,常表现为空腹痛、夜间痛,进食或服用抑酸剂后可缓解。这是由于溃疡部位胃酸刺激黏膜下神经末梢所致,研究显示约8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存在典型周期性疼痛,疼痛发作可持续数天至数周,之后进入缓解期,缓解期长短不一,从数周至数月不等。
2.反酸与烧心
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至口腔的现象,烧心则是胸骨后或上腹部有烧灼感。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因胃酸分泌过多,易出现反酸和烧心症状,尤其在弯腰、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时更为明显。相关研究表明,约6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反酸和烧心症状,这与胃酸对食管黏膜的刺激有关。
3.嗳气
嗳气是胃内气体经食管排出体外的过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常出现嗳气症状,表现为频繁打嗝,可伴有酸臭味。这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蠕动异常,胃内气体增多所致。研究发现,约5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存在嗳气症状,且嗳气频率与溃疡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二、伴随症状
1.恶心与呕吐
部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出胆汁。恶心与呕吐的发生与溃疡部位炎症刺激、胃排空障碍等因素有关。研究显示,约3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尤其在溃疡急性发作期更为常见。
2.食欲减退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因上腹部疼痛、反酸等症状,常导致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长期食欲减退可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恢复。相关调查表明,约4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存在食欲减退现象,且食欲减退程度与溃疡严重程度和疼痛频率相关。
3.体重减轻
由于食欲减退和进食量减少,部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若体重在短期内明显下降,应警惕溃疡病情加重或存在其他并发症。临床观察发现,约2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体重减轻,且体重减轻程度与溃疡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等因素有关。
三、特殊人群症状特点
1.老年人
老年人患十二指肠溃疡时,症状可能不典型,上腹部疼痛可能不明显,而以腹胀、食欲减退、消瘦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这是因为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且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容易掩盖溃疡症状。此外,老年人溃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如出血、穿孔等,需特别注意。建议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2.儿童
儿童患十二指肠溃疡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病,症状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反复呕吐、腹痛、贫血等症状,且腹痛部位可能不固定,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如出现频繁呕吐、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四、并发症相关症状
1.出血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呕血多为咖啡色液体,黑便则呈柏油样,质软且有光泽。出血量较大时,患者可出现头晕、心慌、乏力、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表现。研究显示,约15%~25%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会发生出血并发症,严重出血可导致生命危险。一旦出现呕血或黑便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急救处理。
2.穿孔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急性腹膜炎。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呈刀割样,疼痛迅速蔓延至全腹,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穿孔的发生率约为5%~10%,一旦发生穿孔,需紧急手术治疗。
3.幽门梗阻
十二指肠溃疡反复发作可导致幽门梗阻,患者表现为上腹部胀痛、呕吐,呕吐物为隔夜宿食,带有酸臭味,呕吐后症状可暂时缓解。长期幽门梗阻可导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幽门梗阻的发生率约为2%~4%,对于反复发作的幽门梗阻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