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积水即胸腔积液,并非一定是肺癌晚期,其常见原因有炎症因素(肺部感染性炎症如肺炎、非感染性炎症如结核性胸膜炎)、循环系统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其他原因(低蛋白血症、恶性肿瘤非肺癌情况);肺癌晚期可致肺积水,但肺积水还可由其他多种情况引起;诊断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和胸腔穿刺抽液检查,鉴别要结合病史等排查其他病因;治疗需针对病因(炎症、循环系统疾病、肺癌晚期等分别处理)和对症支持(抽液、补充白蛋白等),临床要全面排查病因综合判断处理。
一、肺积水的常见原因
1.炎症因素:
肺部的感染性炎症,如肺炎,当炎症累及胸膜时,可引起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胸腔积液产生。例如细菌性肺炎引起的胸腔积液,在儿童中,肺炎链球菌肺炎较为常见,炎症刺激下可出现胸腔积液情况,不同年龄儿童肺炎的病原体分布有差异,但炎症引发胸腔积液的机制类似,都是炎症导致的液体渗出。
非感染性炎症,如结核性胸膜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引发免疫反应,使胸膜产生积液。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情况不同,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容易感染结核杆菌而引发此类胸腔积液。
2.循环系统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常见原因之一,心脏功能不全时,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胸腔内血管静水压升高,引起胸腔积液。在老年人群中,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功能减退,患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从而更容易出现因循环系统疾病导致的肺积水。
缩窄性心包炎也可引起肺积水,心包缩窄限制了心脏的舒张功能,影响静脉回流,导致胸腔积液。
3.其他原因:
低蛋白血症,当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血管内液体渗出到胸腔形成积液。例如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但此时肺积水不一定是肺癌晚期引起,只是低蛋白血症可能导致),以及严重营养不良的人群,都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进而引发胸腔积液。
恶性肿瘤(非肺癌情况),如胸膜间皮瘤等,也会导致胸腔积液。
二、肺癌晚期与肺积水的关系
肺癌晚期时,肿瘤细胞可能转移至胸膜,引起胸膜的炎症反应或直接破坏胸膜血管,导致胸腔积液。此外,肺癌晚期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情况,也会促进胸腔积液的形成。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其他情况也能引起肺积水,比如上述的炎症、循环系统疾病等,所以肺积水只是肺癌晚期可能出现的一个表现,不能仅根据肺积水就判定为肺癌晚期。
三、肺积水的诊断与鉴别
1.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胸腔内是否有积液,表现为胸腔下部的致密影。胸部CT检查对胸腔积液的诊断更敏感,能更清晰地显示积液的量、部位以及肺部是否有占位性病变等情况。例如通过胸部CT可以观察到肺部肿瘤的大小、形态以及与胸膜的关系等,有助于鉴别是肺癌相关的胸腔积液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胸腔穿刺抽液检查:抽取胸腔积液进行化验,包括外观、比重、细胞计数、生化检查(如蛋白质、葡萄糖、乳酸脱氢酶等)以及查找肿瘤细胞等。如果在胸腔积液中找到肿瘤细胞,对肺癌引起的胸腔积液有诊断意义,但未找到肿瘤细胞也不能排除肺癌可能,因为可能积液中肿瘤细胞含量较少等原因。
2.鉴别要点:
对于有肺癌病史的患者,出现肺积水时要考虑肺癌晚期转移导致胸腔积液的可能,但仍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而对于没有肺癌病史的患者,出现肺积水则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排查其他引起胸腔积液的原因,如通过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等排查结核性胸膜炎,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排查循环系统疾病相关的胸腔积液等。
四、肺积水的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是炎症引起的肺积水,如肺炎导致的,根据病原体选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治疗。对于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肺积水,需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
如果是循环系统疾病引起的,如心力衰竭导致的,需进行改善心功能等治疗。
如果是肺癌晚期引起的肺积水,可能需要根据肺癌的具体类型和分期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化疗、靶向治疗等控制肿瘤进展,同时可进行胸腔穿刺抽液等缓解胸腔积液引起的症状。
2.对症支持治疗:
对于肺积水较多,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可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操作,迅速缓解症状。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等操作规范,避免引起感染等并发症。对于低蛋白血症引起的肺积水,可适当补充白蛋白等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总之,肺积水不是肺癌晚期的专属表现,多种原因均可导致肺积水,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需要全面排查病因,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