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有局部症状(疼痛可累及多部位、排尿有多种异常表现)、全身症状(乏力、头晕、失眠等)和性功能症状(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睾丸炎有局部症状(睾丸肿胀疼痛、可出现鞘膜积液)和全身症状(高热、乏力、头痛、恶心、呕吐等)。
一、慢性前列腺炎症状
(一)局部症状
1.疼痛表现
会阴部、下腹部、耻骨上区、腰骶部等部位可能出现隐痛、胀痛或坠痛等不适。例如,部分患者会感觉会阴部有持续的轻度疼痛,在久坐、长时间骑车后可能会加重。这是因为前列腺周围的神经受到炎症刺激,导致疼痛信号传导异常。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疼痛的感受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基本的疼痛部位和性质是相似的。年轻患者可能对疼痛的敏感性相对较高,而中老年患者可能更能耐受,但疼痛的范围和部位是比较固定的。
有时疼痛还可放射至腹股沟区、阴囊、阴茎、尿道等部位。比如疼痛放射至阴囊,可能会让患者误以为是阴囊本身的问题,而忽略了前列腺的病因。
2.排尿异常
尿频:患者会出现排尿次数增多的情况,白天排尿次数可能超过8次,夜间排尿次数超过2次。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前列腺充血水肿,刺激膀胱三角区,使膀胱产生频繁的排尿感。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尿频的表现可能不同,比如长期久坐、饮水较多的人,尿频可能会更明显。对于有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即使饮水正常,也会出现尿频症状。
尿急: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这是因为炎症影响了膀胱的正常功能,使得膀胱的逼尿肌不稳定,容易出现不自主的收缩,从而引发尿急症状。
尿不尽:排尿后仍有尿意,感觉尿道内还有尿液残留。这是由于前列腺炎症导致尿道梗阻,排尿后尿道内压力不能迅速恢复正常,或者前列腺部尿道的平滑肌收缩功能异常,使得尿液不能完全排空。
排尿犹豫:开始排尿时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排出尿液,这是因为前列腺炎症导致尿道阻力增加,尿液排出受阻,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才能开始排尿。
尿线变细:尿液排出时尿线变细,呈滴沥状。这是由于前列腺肿大压迫尿道,使尿道狭窄,尿液通过的口径变小,导致尿线变细。
(二)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失眠等全身症状。这是因为慢性前列腺炎长期存在,身体处于一种慢性炎症应激状态,会影响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比如一些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困扰,会出现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导致白天乏力、头晕等症状。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贫血等疾病,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全身症状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病情,需要更加关注和综合治疗。
(三)性功能症状
勃起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阴茎勃起困难、勃起不坚等情况。这是由于慢性前列腺炎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了性激素的分泌,或者炎症刺激了阴茎的神经,导致勃起功能受到影响。不同年龄的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年轻患者可能更多与心理因素和炎症的直接神经刺激有关,而中老年患者可能还与年龄相关的生理性勃起功能减退和炎症共同作用有关。
早泄:射精过快,影响性生活质量。这可能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射精中枢敏感性增高,或者患者因慢性前列腺炎产生心理压力,进而引发早泄症状。
二、睾丸炎症状
(一)局部症状
1.睾丸肿胀疼痛
患病睾丸迅速肿大,质地变硬,阴囊皮肤发红、发热,伴有明显的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区及下腹部。例如,急性睾丸炎患者,一侧睾丸会在短时间内肿大,触摸时疼痛明显,走路或站立时由于阴囊的牵拉,疼痛可能会加剧。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症状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睾丸炎时,睾丸肿胀疼痛可能更为明显,且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可能需要家长更加细心观察其阴囊部位的异常表现。
2.鞘膜积液
部分患者可出现睾丸鞘膜积液,表现为阴囊内有囊性肿块,积液量较少时可能仅表现为阴囊轻度肿胀,积液量较多时阴囊明显肿大,外观呈梨形或球形,触之有波动感。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睾丸及附睾的鞘膜分泌增加,吸收减少,从而形成鞘膜积液。
(二)全身症状
高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40℃以上,伴有寒战。这是因为睾丸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强烈时会导致身体出现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比如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睾丸炎,细菌产生的毒素会引起机体的发热反应。
乏力、头痛、恶心、呕吐等: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不适的症状,这是由于炎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影响了全身的生理功能。乏力是因为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能量消耗增加;头痛、恶心、呕吐可能与发热引起的全身代谢紊乱以及毒素的作用有关。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睾丸炎引起的全身症状可能会对血糖等指标产生影响,需要密切监测和综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