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发病与禀赋不耐、风邪侵袭、湿热内蕴、血虚风燥等因素相关。禀赋不耐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有关;风邪侵袭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与生活方式和病史相关;湿热内蕴儿童相对更易出现,无明显性别差异,与生活方式和病史有关;血虚风燥中老年和女性特殊时期易出现,与生活方式和病史有关。
一、禀赋不耐
(一)因素及影响
1.年龄方面:婴幼儿及儿童相对更易存在禀赋不耐的体质基础,这与自身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相关,其先天禀赋不足,对内外之邪的耐受调节能力较弱,易因禀赋不耐引发荨麻疹。例如,部分婴幼儿出生后就因先天禀赋因素,在接触某些致敏原时易出现风团等荨麻疹表现。
2.性别方面:无明显特定性别差异,但不同性别个体因体质差异可能在发病上有一定倾向性,不过总体而言禀赋不耐是个体自身体质因素导致,并非因性别而绝对区分发病与否。
3.生活方式方面:若在胎儿期母亲饮食、起居等不当可能影响胎儿禀赋情况,出生后小儿喂养不当等也可能加重禀赋不耐状态,从而增加荨麻疹发病风险。比如母亲孕期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可能影响胎儿体质,使小儿出生后更易禀赋不耐而发荨麻疹。
4.病史方面:有家族过敏史的个体,其禀赋不耐相关基因等遗传因素可能使其更易受遗传易感性影响而出现荨麻疹,先天禀赋不耐相关的遗传背景可能在有家族过敏史人群中更易体现,导致发病几率相对增高。
二、风邪侵袭
(一)因素及影响
1.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因风邪侵袭发病,但儿童由于卫外功能相对较弱,更易被风邪所侵。例如在季节更替时,儿童皮肤腠理相对疏松,风邪易乘虚而入引发荨麻疹。
2.性别方面:无明显性别差异,男女均可因风邪侵袭而发病,风邪侵袭是外邪致病因素,与性别关系不大,主要与个体卫外能力及环境中风邪侵扰情况相关。
3.生活方式方面:居住环境潮湿、接触风中夹杂的花粉、尘螨等变应原,以及过度劳累、汗出当风等生活方式,都易导致风邪侵袭人体引发荨麻疹。比如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生活,人体肌表易受外风与内湿相合之邪影响,从而诱发荨麻疹。
4.病史方面:既往有外感风邪病史未彻底治愈,或体质虚弱、卫外不固者,再次遭遇风邪时更易发病。例如曾因风邪侵袭患过感冒等疾病后,体质未完全恢复,卫外功能仍较弱,此时又接触风邪则易引发荨麻疹。
三、湿热内蕴
(一)因素及影响
1.年龄方面:儿童饮食不节相对更易出现湿热内蕴情况,比如婴幼儿喂养不当,过多食用肥甘厚味、生冷食物等,易损伤脾胃,导致湿热内生引发荨麻疹。而成人若长期暴饮暴食、嗜食辛辣油腻等,也可因脾胃功能失调出现湿热内蕴,只是儿童因饮食控制能力差,相对更易发生。
2.性别方面:无明显性别差异,男女均可因饮食不节、脾胃功能失调等出现湿热内蕴。但可能因不同性别在饮食习惯上的一些差异,如男性可能相对更嗜食辛辣、饮酒等,女性可能在产后等特殊时期因饮食调养不当等出现湿热内蕴,不过总体差异不显著。
3.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缺乏运动、喜食辛辣肥甘之品等生活方式,易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形成湿热内蕴,进而引发荨麻疹。比如长期熬夜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喜食辛辣肥甘则加重脾胃负担,最终导致湿热内蕴发疹。
4.病史方面:既往有脾胃疾病史,如慢性胃炎、肠炎等,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易出现湿热内蕴情况,从而增加荨麻疹发病几率。例如本身有慢性胃炎的患者,脾胃功能虚弱,消化吸收不良,易导致湿热内生,当遇到相应诱因时就易引发荨麻疹。
四、血虚风燥
(一)因素及影响
1.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群因机体逐渐衰老,阴血渐亏,相对更易出现血虚风燥情况。同时,儿童长期营养不良等也可能导致血虚风燥,但相对中老年较少见。比如中老年随着年龄增长,脏腑功能衰退,阴血生成不足,易出现血虚风燥而发荨麻疹。
2.性别方面:女性在生理周期、妊娠、产后等特殊时期易出现血虚情况,相对更易发生血虚风燥型荨麻疹。例如女性产后失血较多,若调理不当,易导致血虚,进而生风燥而发疹;更年期女性阴血渐虚,也易出现血虚风燥表现引发荨麻疹。
3.生活方式方面:过度劳累、长期慢性疾病消耗、长期情志不舒等生活方式,易耗伤阴血,导致血虚风燥。比如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过度劳累,耗伤气血阴液;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等,久病耗伤阴血,均可引发血虚风燥型荨麻疹。
4.病史方面:既往有慢性失血病史,如月经过多、消化道慢性失血等,或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导致阴血耗伤,易出现血虚风燥情况。例如有月经过多病史的女性,长期慢性失血,易导致血虚,进而出现血虚风燥,引发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