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胃炎的引发因素包括感染因素(细菌如幽门螺杆菌、其他细菌,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感染)、饮食因素(长期不合理饮食如过度饮酒、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饮食不规律)、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肠胃炎,如自身免疫性胃炎)、其他因素(年龄因素,儿童和老年人易患且儿童更易转慢性;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缺乏运动;基础疾病影响,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等可引发)。
一、感染因素
(一)细菌感染
1.常见细菌及感染途径:如幽门螺杆菌(Hp)是较为常见的引起慢性肠胃炎的细菌。Hp主要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比如共用餐具、水杯,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水等。有研究表明,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人群中Hp的感染率较高,而感染Hp后容易引发慢性肠胃炎,Hp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炎症持续存在。
2.其他细菌:一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也可能引起肠胃炎,当人体摄入被这些细菌污染的食物后,细菌在肠道内繁殖,刺激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腹痛、腹泻等肠胃炎症状,若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转为慢性。
(二)病毒感染
1.常见病毒: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都可能引起肠胃炎。例如轮状病毒多见于儿童,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会引起肠道黏膜的炎症,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后更容易转为慢性肠胃炎。诺如病毒感染也较为常见,可在人群密集场所如学校、幼儿园等引起暴发流行,感染后引起肠道炎症,部分患儿或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可能发展为慢性肠胃炎。
二、饮食因素
(一)长期不合理饮食
1.过度饮酒:酒精会直接刺激胃黏膜,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胃黏膜反复受损,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研究发现,长期酗酒者患慢性肠胃炎的风险明显高于不饮酒或偶尔饮酒者。酒精还会影响胃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进一步加重胃部的炎症状态。
2.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长期食用辛辣食物、过烫或过冷的食物等,会对胃肠道黏膜造成持续的刺激。例如,经常吃辣椒的人,辣椒素会反复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长期如此就容易引发慢性肠胃炎。过烫的食物会烫伤食管及胃黏膜,使胃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增加炎症发生的几率;过冷的食物则会刺激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胃肠道的血液循环,也不利于胃肠道黏膜的修复,从而易引发慢性肠胃炎。
3.饮食不规律:长期饥一顿饱一顿,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消化节律。比如,饥饿时胃酸没有食物中和,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损伤;进食过多时,胃肠道需要消化大量食物,负担加重,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引发胃肠道炎症,长期不规律饮食就可能发展为慢性肠胃炎。
三、自身免疫因素
(一)自身免疫性肠胃炎
1.发病机制:自身免疫因素参与的肠胃炎中,例如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体内会产生针对胃壁细胞或内因子的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攻击胃壁细胞,导致胃黏膜的壁细胞数量减少,影响胃酸的分泌,同时也会影响维生素B的吸收,因为内因子被自身抗体破坏后,无法正常结合维生素B,从而影响其在肠道的吸收,进而引起一系列胃肠道的病理改变,导致慢性肠胃炎的发生,这种情况在一些特定人群中,如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中相对更容易出现。
四、其他因素
(一)年龄因素
1.儿童:儿童的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感染因素的影响,如病毒、细菌感染等。而且儿童的饮食往往不太规律,若家长喂养不当,如给儿童食用不卫生或不易消化的食物等,都容易引发肠胃炎,且儿童患肠胃炎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相比成年人更易转为慢性。例如,婴幼儿时期的轮状病毒感染,若治疗不彻底,可能会导致肠道功能长期受损,发展为慢性肠胃炎。
2.老年人:老年人胃肠道功能逐渐衰退,胃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胃肠道的消化和防御功能下降。同时,老年人可能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胃肠道的神经调节和血液循环,使得胃肠道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炎症,且老年人的慢性肠胃炎恢复相对较慢,容易反复发作。
(二)生活方式因素
1.长期精神紧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肠道的功能。例如,长期精神紧张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失调,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的血流减少,从而损伤胃黏膜屏障,引发慢性肠胃炎。研究发现,在长期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人群,慢性肠胃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工作压力较小的人群。
2.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可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增加胃肠道炎症的发生风险。而且运动少会影响身体的整体免疫力,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增加感染性肠胃炎的发生几率,长期如此也可能发展为慢性肠胃炎。
(三)基础疾病影响
1.胆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疾病,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胆汁反流进入胃内时,会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导致胃黏膜炎症。因为胆汁中的胆盐等成分会损伤胃黏膜,长期胆汁反流刺激胃黏膜,就容易引发慢性肠胃炎。例如,有胆道疾病的患者,其发生慢性肠胃炎的概率比没有胆道疾病的人群要高。
2.胰腺疾病:胰腺疾病如慢性胰腺炎等,会影响胰液的分泌,胰液是参与消化的重要液体,胰液分泌异常会影响食物在胃肠道内的消化过程,导致消化不良,进而引起胃肠道的炎症反应,长期的消化功能紊乱可能发展为慢性肠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