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输尿管扩张是双侧输尿管管径增粗超出正常范围的病理状态,其解剖学基础与输尿管生理性狭窄等有关,常见病因有机械性梗阻(如尿路结石、输尿管狭窄)和非机械性梗阻(如神经源性膀胱、输尿管外压迫),临床表现有腰部不适或疼痛、排尿异常、肾功能损害相关表现,相关检查有超声、CT、静脉肾盂造影等,治疗原则是针对病因治疗,如解除结石梗阻、处理输尿管狭窄、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或输尿管外压迫等病变,不同年龄人群治疗需考虑其身体状况等因素。
一、双侧输尿管扩张的定义
双侧输尿管扩张是指双侧输尿管管径增粗,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正常输尿管有一定的管径范围,当各种原因导致尿液从肾脏排出受阻时,就可能引起输尿管扩张,双侧同时发生则称为双侧输尿管扩张。
(一)解剖学基础相关影响
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肌性管道,正常情况下其管径相对稳定。从解剖结构看,输尿管有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位,分别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和输尿管膀胱壁内段。任何一个部位发生梗阻等病变,都可能影响尿液的正常输送,进而导致输尿管扩张。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输尿管解剖结构略有差异,儿童的输尿管相对较细且壁薄,在相同病因下可能更容易出现扩张相关的病理改变;而老年人可能存在尿路黏膜退变等情况,也会对输尿管扩张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
二、双侧输尿管扩张的常见病因
(一)机械性梗阻因素
1.尿路结石:双侧肾脏或输尿管内的结石可堵塞输尿管,常见的有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的存在会阻碍尿液的顺利通过,导致近端输尿管扩张。不同性别在尿路结石的发病上有一定差异,男性相对更易患尿路结石,可能与男性尿道较长、排尿时阻力相对较大等因素有关。而且,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饮水过少、缺乏运动等,会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进而增加双侧输尿管扩张因结石梗阻的可能性。有泌尿系统结石病史的人群,双侧输尿管扩张的发生率相对更高。
2.输尿管狭窄: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可导致双侧输尿管扩张,这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输尿管的发育异常有关。后天性输尿管狭窄可能由炎症、手术损伤等引起。炎症如输尿管炎可能导致输尿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手术损伤如盆腔手术等可能误伤输尿管,导致术后输尿管狭窄,进而引起双侧输尿管扩张。
(二)非机械性梗阻因素
1.神经源性膀胱:神经系统病变可导致膀胱功能障碍,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可引起神经源性膀胱,使得膀胱排尿功能异常,尿液无法正常从膀胱排出,进而反流至输尿管,引起双侧输尿管扩张。不同年龄人群中,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病情况不同,老年人可能因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等原因更容易出现,而儿童则可能因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导致。
2.输尿管外压迫:盆腔肿瘤、腹膜后纤维化等病变可压迫双侧输尿管,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起输尿管扩张。例如,较大的盆腔肿瘤可能压迫双侧输尿管,使其管腔狭窄,影响尿液输送。不同性别中,某些盆腔肿瘤的发病率有差异,如女性的子宫肌瘤等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压迫输尿管。生活方式因素对这类病因的影响相对较小,但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生活习惯等有一定关联,如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等可能增加肿瘤发生风险,进而增加输尿管外压迫导致双侧输尿管扩张的可能性。
三、双侧输尿管扩张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
(一)临床表现
1.腰部不适或疼痛:患者可能出现双侧腰部的胀痛或隐痛,疼痛程度因梗阻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而异。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疼痛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述不清,更多表现为哭闹、不安等;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可能相对不敏感,疼痛表现可能较隐匿。
2.排尿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这与尿液反流或合并尿路感染等情况有关。不同性别在排尿异常的表现上可能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由于尿道较短等解剖特点,相对更容易合并尿路感染,进而加重排尿异常的表现。
3.肾功能损害相关表现:长期双侧输尿管扩张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出现乏力、水肿、食欲不振等表现。在儿童中,肾功能损害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老年人则可能因肾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全身各系统的功能衰退。
(二)相关检查
1.超声检查:超声是初步筛查双侧输尿管扩张的常用方法。它可以清晰显示双侧输尿管的管径情况,观察是否存在扩张以及扩张的程度。超声检查无辐射,对各年龄人群均适用,儿童检查时相对较容易配合,老年人也可进行检查。
2.CT检查:CT能够更精确地显示双侧输尿管扩张的部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导致梗阻的病变,如结石、肿瘤等。对于一些复杂的病例,CT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但儿童进行CT检查时需要考虑辐射剂量的问题,应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辐射风险;老年人若有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使用含碘对比剂时需要特别谨慎,以避免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3.静脉肾盂造影: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观察双侧输尿管的显影情况,了解尿液的排出路径是否通畅。该检查对于评估输尿管的通畅性和梗阻部位有重要价值,但同样需要考虑对比剂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如儿童的肾功能发育情况以及老年人的肾功能状态等。
四、双侧输尿管扩张的治疗原则
(一)针对病因治疗
1.解除结石梗阻:如果是尿路结石导致的双侧输尿管扩张,对于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适当运动等促进结石排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或经皮肾镜取石等方法进行治疗。不同年龄人群的治疗方法选择需要考虑其身体状况和结石的具体情况,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需要更加谨慎,优先考虑对身体损伤较小的方法;老年人则需要综合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处理输尿管狭窄:对于输尿管狭窄引起的双侧输尿管扩张,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可能需要通过手术进行输尿管整形等治疗;后天性输尿管狭窄根据病因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炎症引起的需要控制炎症,手术损伤导致的可能需要再次手术修复等。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人群的组织修复能力等因素,儿童的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手术风险也需要谨慎评估;老年人的组织修复能力较弱,术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需要加强术后护理。
3.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或输尿管外压迫等病变:对于神经源性膀胱,需要针对神经系统病变进行相应治疗,同时可采用导尿等方法帮助排尿,缓解输尿管扩张;对于输尿管外压迫病变,如盆腔肿瘤等,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和分期等采取手术切除肿瘤、放疗、化疗等相应治疗措施,以解除对输尿管的压迫,改善双侧输尿管扩张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身体耐受性和基础疾病等情况,例如老年人若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更加注重对全身状况的影响,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