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传染途径主要包括性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
1.性接触传播
这是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的传播途径。当与患有该病的患者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时,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可通过生殖器黏膜、尿道黏膜等部位的微小破损处侵入人体,从而引发感染。性伴侣越多、性行为越频繁,感染的风险就越高。
2.间接接触传播
少数情况下,非淋菌性尿道炎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果接触了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如毛巾、浴巾、内裤、马桶圈等,病原体有可能附着在这些物品上,当健康人再次接触这些物品,且自身皮肤或黏膜存在破损时,就可能被感染。不过,这种传播方式的概率相对较低。
3.母婴传播
孕妇若患有非淋菌性尿道炎,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可能会接触到母体的分泌物,从而感染病原体,导致新生儿患上结膜炎、肺炎等疾病。
预防非淋菌性尿道炎,关键在于避免不洁性行为,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若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