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食引起腹泻的原因为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消化酶分泌不足等。
1.胃肠功能紊乱
当发生积食时,大量食物堆积在胃肠道,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使胃肠蠕动功能失调。正常情况下,胃肠蠕动有规律地将食物混合、推送并消化吸收,积食破坏了这种规律,导致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和吸收就被过快地排出体外,从而引起腹泻。
2.肠道菌群失调
胃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有益菌群,它们对于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积食时,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发酵变质,产生大量气体和有害物质,这些会破坏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导致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进而引发肠道炎症,影响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造成腹泻。
3.消化酶分泌不足
消化过程需要多种消化酶的参与,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积食时,胃肠负担过重,可能会抑制消化酶的正常分泌。消化酶不足会使食物的分解和消化不充分,未完全消化的食物进入肠道后,会吸引大量水分进入肠腔,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肠道水分吸收减少,从而引起腹泻。